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题崔公池亭旧游

发布时间:2025年4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8日
作者:温庭筠  文章ID:88296  浏览:

【原文】
    题崔公池亭旧游
    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
    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
    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
    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起句回忆昔日游览崔公池所见之景:水清如镜的池塘里,绽放着芳香红艳的荷花,时节已是初秋了。
    B.颔联诗人避开对昔游之乐的具体描写,而以抒情之笔写今日之感慨,且饱含人生哲理,读来别有韵味。
    C.“红艳影多风袅袅”中的“红艳”指荷花,此句是说荷花繁盛,水中倒影与水上花枝一起在风中摇曳。
    D.诗题曰“题崔公池亭旧游”,末句云“尽日无人独上楼”,可见此次重来,既无主人崔公,亦无他人陪伴。
    15.清代诗人屈复《唐诗成法》评此诗曰:“情景兼到,照应有法。”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4.A
    15.①全诗情景交融,意蕴绵长。首联和颈联,诗人描绘出荷花盛开、波光摇曳、碧空云断、池水悠悠的秋日荷塘之景,清馨幽静的景致中透露出物是人非的空阔失落之感;尾联触景生情,抒发“青山依旧”而故人杳然的无穷感慨。②本诗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颈联“红艳影多风袅袅”与首联“菡萏秋”照应;“碧空云断”与“皎镜方塘”照应;前三联内容照应诗题之“池”,尾联照应诗题之“亭”。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而黄干适知其县事
  • 下一篇: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
  • 【推荐文章】

  • 题崔公池亭旧游

    【原文】 题崔公池亭旧游 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 谁能不逐当年乐...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原文】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

  • 浣溪沙(其二、其三)

    【原文】 浣溪沙 苏轼①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②。 ...

  • 初入淮河(其四)

    【原文】 初入淮河(其四)① [宋]杨万里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②诉不堪。 却是归...

  • 郊行

    【原文】 郊行 【宋】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

  • 樱桃花

    【原文】 樱桃花 [元]方回 浅浅花开料峭①风, 苦无妖色②画难工③。 十分不肯精神露...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
  • 题崔公池亭旧游
  •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
  •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
  • 凝固的《史记》
  •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
  • 泷冈阡表
  • 以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的文学讲稿《小说
  • 忧伤远逝
  • 流派在戏曲中的地位,历来备受重视,从京剧的
  • 齐澣,字洗心,定州义丰人。少开敏,年十四,
  • 花旦
  • 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和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隽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