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捉鳖大王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7日
作者:孙方友  文章ID:88577  浏览:

【原文】
    捉鳖大王
    孙方友
    陈州多湖,湖内多鳖,屡捉不尽,便造就出一批捉鳖能手。刘二就是远近闻名的捉鳖大王。
    世间凡事称王者,必有绝技。刘二捉鳖,一是眼真,二是手准。他先把自己变成了一只“鳖”,知其行,懂其道,手到擒来,可谓神奇之极。
    鳖,食居有规律。夏天浅水滩,冬天暖水窝。夏天头仰起,秋季头朝里。刘二能按照不同的季节寻找出那仅露一点儿的鳖头或鳖鼻——冬春二季寻鳖鼻,夏秋之际找鳖头。有人说他能闻出鳖味儿来,此说有所失真。但无论冬夏春秋,皆逃不脱他的火眼金睛这一点无疑。鳖还有向阳向绿之脾性,更有“两不卧”之习——不卧污泥窝,不卧石头窝,一般爱卧在清水浅沙处和多螺蛳的绿色水草下。一看便准,刘二就蹑手蹑脚,出手如箭,一举之劳,鳖便成了瓮中之鳖。
    刘二能日捉几十只,自然称得起“王”。
    鳖称团鱼,又叫甲鱼,味鲜美,能壮阳延寿。刘二家特备养鳖池,池内有浅沙,捉了便放进去,冬夏皆有鲜货。
    刘二不但卖鲜团鱼,也出售团鱼汤。刘氏团鱼汤,肉色鲜活,味美别致,堪称陈州一绝。刘氏团鱼汤不在街上出门面,更不挂招牌,只在家中做。若有人前来定汤,他便到鳖池内捉出一只,用草戏出鳖头,一刀剁了,放入热水中,褪去鳖衣,掀开鳖甲,取出五脏,只留苦胆。刀解数块后,把胆汁搦进肉里,然后爆炒。等五味“吃”进肉里,方添水烧汤,顿时满屋异香。
    据传鳖之最贵处便是这股异香和鳖裙,因而刘家人皆长寿。
    大凡来陈州的官员或贵客,除去品尝蒲根儿外,更不忘喝一顿刘氏团鱼汤。每每酒过三巡,刘二便按时送来了鲜汤。客人盛情不过,敬酒三杯。刘二也不客气,一气喝干,双手抱拳晃一周说:“见笑!”然后便端起托盘出门,并不急走,直等满棚赞誉声起,方心满意足回家忙活。
    刘氏生意极红火。
    这一年,陈州沦陷。一日本大佐听说刘二汤绝,便派人命令其日送一汤。刘二应下,做了,端汤直送宪兵队部。那大佐正在院里纵使狼狗撕一个女人的衣服。那女人惧怕地惊叫着。大佐哈哈大笑,双目放出淫光……刘二面色苍白,双腿禁不住地打颤,鳖汤溢了一托盘。
    日本大佐见刘二送汤来了,便止了狼狗,放刘二进了他的卧室。刘二余悸未消地放了汤,正欲回走,突然被大佐喝住。那大佐的鹰眸时而盯汤,时而盯着刘二那苍白的脸,突然冷笑一声,命人从食堂内端出两只碗,把鳖汤一分为二,指着其中的一碗命令刘二道:“你的,先喝!”
    刘二擦了一把被吓出的汗水,端汤先喝了。好一时,大佐方喝,喝毕,伸出拇指对刘二说:“汤的大大的好!你的良民大大的!”
    刘二如万针刺心。
    即日起,刘二每天皆来送汤,照例是一分为二,他先喝,大佐后喝。
    大佐喝过鳖汤,精力旺盛,杀人作乐,强奸妇女,无恶不作。
    街人大骂刘二,说他用鳖汤养肥了一只狼。这只狼杀人成性,南京大屠杀时曾砍卷三把柳叶刀的刃。刘二对狼如此孝敬。可见是一条没有血性的叭儿狗!
    此后,再没人去刘家订汤。
    刘二有苦难诉,仍得垂着眼皮去送汤,每日一次,从不敢怠慢。
    这一天,刘二照例前来送汤,大佐照例一分为二,刘二先喝,大佐后喝。没想半夜时分,大佐七窍流血,一命呜呼。宪兵队第二天才发现大佐身亡,便火速捉拿刘二。谁知到了刘家,刘二也早已七窍流血,命丧九泉了……
    据陈州人说,刘二为寻这种慢性剧毒药,曾送人二十只大团鱼。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有删节)

【问题】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二送鳖汤,客人盛情敬酒,连日本大佐也要刘二与其共享鳖汤,说明鳖汤“味美别致”,刘二因鳖汤而享有很高的威望。
    B.街人因为刘二天天给日本大佐送鳖汤而大骂刘二,这体现了民众对侵略者的反抗意识,但他们并不理解刘二内心的痛苦。
    C.面对侵略者,刘二是个弱者,但他身上隐藏着一股血性,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反抗,书写了一个小人物生命辉煌的一笔。
    D.小说视角独特,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去观照现实,写出了一个民族英雄在压抑中扬起民族气节的那种壮烈,感人至深。
    E.品尝蒲根儿、喝刘氏团鱼汤是陈州风俗,小说携带着“陈州”这片土地的气味,体现着乡土文化对人性的诠释。
    (2)小说运用哪些手法来突出刘二的捉鳖绝技?(6分)
    (3)请简要分析刘二的形象。(6分)
    (4)小说题为“捉鳖大王”,而文中除了写“捉鳖”还叙写了刘二的哪些故事?这些情节是否离题?为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CB(答C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答A、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E项中“喝刘氏团鱼汤是陈州风俗”于文中无据。A项中“日本大佐也要刘二与其共享鳖汤”及“刘二因鳖汤而享有很高的威望”有误;D项“以历史的眼光去观照现实”及“民族英雄”有误,小说用当代人的眼光去观照历史,书写的只是一个小人物。)
    11题主观题评分细则:
    (2)小说运用哪些手法来突出刘二的捉鳖绝技?(6分)
    答案:①侧面描写,通过写鳖的食居规律,或“有人说他能闻出鳖味儿来”,从侧面来表现刘二深谙捉鳖之道;②通过动作描写,如“蹑手蹑脚”等来突出刘二捉鳖的高超技艺;③运用比喻,如“出手如箭”,表现刘二出手的准和快。④衬托,以“陈州造就出一批捉鳖能手”来衬托刘二捉鳖技艺之高。
    评分细则:以上4点任答对3点可得6分。其中每点答对手法1分,分析说明1分。
    (3)请简要分析刘二的形象。(6分)
    答案:①捉鳖技艺精湛。捉鳖眼真、手准,能日捉几十只。②做鳖汤厨艺高明,做鳖汤味美别致,堪称陈州一绝。③舍生取义,为民除害。为了毒杀侵略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④克制忍耐,忍辱负重。面对街人痛骂,他依然每日一次垂著眼皮去送汤,不敢怠慢,内心却选择用生命去反抗。⑤为人豪爽。客人敬酒三杯,刘二也不客气,一气喝干,双手抱拳晃一周。
    评分细则:以上5点任答对3点得6分。其中每点答对形象要点1分,分析说明1分
    (4)小说题为“捉鳖大王”,而文中除了写“捉鳖”还叙写了刘二的哪些故事?这些情节是否离题?为什么?(8分)
    答案:小说还叙写刘二做鳖汤(团鱼汤)和用鳖汤毒死日本大佐的故事。(2分)这些情节不会离题。①叙写这些情节能够使人物性格更加多面,丰富“捉鳖大王”的形象;(2分)②做鳖汤也是“捉鳖大王”的绝活之一,这个情节是在捉鳖故事上的延伸(或:为下文写刘二毒杀日本大佐的情节做了铺垫);(2分)3刘二毒杀日本大佐也类似在“捉鳖”,深化了小说的主题。(2分)所以,这些情节并不离题。
    评分细则:写出“还叙写做鳖汤(团鱼汤)得1分,“毒死日本大佐的故事”得1分。这些情节不会离题。1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合理可得2分;2从前后结构情节角度分析合理可得2分;3从主题角度分析,能看出惩处日本人是真正的“捉鳖”可得2分。(第二问有观点,有支撑即可得1分;如只有判断而没有分析则得0分。意思答对即可,该题总分不超过8分。如回答“离题”并分析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泥溪
  • 下一篇:记黄际遇先生
  • 【推荐文章】

  • 泥溪

    【原文】 泥溪 【宋】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①轻。 ...

  •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原文】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

  • 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原文】 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游本根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

  • 湖①口送友人

    【原文】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 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菱荷①丛一...

  • 【最新文章】

  • 记黄际遇先生
  • 捉鳖大王
  • 泥溪
  •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
  • 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的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
  •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观王右丞维沧洲
  • 谢枋得,字君直,信洲弋阳①人。至元二十三年
  • (1)“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最能体
  • 戴手铐的父亲
  • 己亥杂诗
  • 9.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
  •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 成长是无尽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攀登,逐渐摆脱
  • ⑧《登岳阳楼》一诗中,写出洞庭湖的广阔无边
  • 毕业前夕,九年级(1)班拟开展一次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