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白手起家”的科学大师

发布时间:2025年7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7月6日
作者:袁贻辰  文章ID:90004  浏览:

【原文】
    “白手起家”的科学大师
    袁贻辰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谢家麟把仅剩的一点点精力都留给了“粒子加速器”。他坚持看英文专著和学术论文,85岁时还向学生推荐《自然》杂志上最新的文章;迈过90岁的门槛,他每周一仍拄着拐杖,去中科院高能所“问问所里最新的科研进展”,用略快的语速畅谈着“高能所的未来”。
    一切都和过去60年没什么两样。
    只是,如今,在玉泉路那个四四方方的大院里,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2月20日上午8时12分,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为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
    桩桩件件,半个多世纪以来,谢家麟的名字一直和“加速器”“绑”在一起。“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想过放弃。”曾任高能所副所长的张闯说。
    不过生前,当聊起自己学术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时,谢家麟是这么总结的:“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这个“什么都不怕”的物理学家离开斯坦福大学回国,回来就遇上“最糟糕的情况”。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一无所有”再加“一无所知”。加速器试验用的元器件和装置,基本是“要啥没啥”,试验人员全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不少人连加速器是什么都没听说过。
    “我们想吃馒头,但什么都没有,能怎么办?”
    “从种麦子开始!”谢家麟自问自答,扯着嗓子喊出这句口号。
    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留美博士,带着十几个大学生、一篇论文和一张加速器外形图,从画图、打造零件开始做起我国最早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工程。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把试验器材做砸是常有的事儿,但人们始终没见谢家麟生气过。他不训人。只叫齐了人再把器材的原理仔细梳理一遍,最后撂下一句“咱们再接着做”。
    8年后,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随即投入“两弹”研制工作。后来,这台加速器还陆续在其它科学领域应用。
    那时,常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谢家麟已患上肝炎。
    他戒了烟,但没有停止工作。
    有一句话谢家麟始终挂在嘴边:“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问题,没有困难就不叫科研,科研工作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没有路可走,你自己就得想出一条路。”
    “文革”后,中央决定下马高能加速器工程,谢家麟又一次做了“先种麦子”的决定。他们确定了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想法是“极为大胆”的。很多人回忆,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过程。就是一段漫长的“废寝忘食”的日子。
    谢家麟因为肝病,落下了严重失眠的后遗症。为了工作,这个60多岁的老人开始偷偷地吃安眠药。严重的时候,他一晚上连吃三次药才能入睡。
    一年后,他找到中科院领导,请求辞去工程经理的职务。那是在1986年,工程就剩下最后一环——安装。
    “他原本可以等到完工的,可谢先生说,自己精力不够了,应该退位让贤,交给年轻人去做。”张闯很敬佩,“谢先生真是一点不计较名利。”
    在高能所这么多年,谢家麟似乎从来没学会“人情世故”。有时,看到他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做了大量工作,学术秘书把“谢家麟”的名字也放在作者之列。谢先生会生气:“对学术界‘搭便车’的陋习,我是十分反对的。”他坚决要求把自己名字划去。
    他的办公室里,偌大的办公桌被厚厚的、装订好的外文期刊堆满。90多岁的年纪他仍坚持看邮件和论文,“还得学习,要不然跟所里完全脱节了”。
    没人知道老人如此高龄仍坚持学习的动力何在。直到后来,谢先生经不住再三邀请,决定写下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前进”。
    人们那时才第一次了解,多年前,在日本人占领北京时,燕京大学物理系学生谢家麟每次回家,都不得不在日本兵的岗哨前停步。眼看过往的老百姓遭到殴打、搜身,谢家麟一字一句地写下,“那时除了觉得屈辱,更有了强国图存的念头”。(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创新是人的本性。”谢家麟认为,“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能够产生新思想,并能克服困难,把思想变为现实,这样才能攀登世界的顶峰。”(《谢家麟——没有终点的旅程》)
    ②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启程回国,船到檀香山时因为所学专业与军事有关,遭到扣留。下船后他气愤地给白宫打了一个电话,以示抗议。1955年,谢家麟终于回到他渴望已久的故乡。(百度百科《精英名人堂》)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谢家麟在晚年依然坚持看英文专著和学术论文,关注所里最新的科研进展,其退而不休的状态表明了他心系事业、志在千里。
    B.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是因为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填补了中国在加速器物理学领域的空白。
    C.“从种麦子开始!”文中引用谢家麟的这句口号,形象地表达了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研制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决心与勇气。
    D.为了保护年轻人的积极性,谢家麟对他们把试验器材做砸从不生气,他常不顾身体有病,把器材的原理梳理一遍,鼓励他们接着做。
    E.文章结尾通过谢家麟对日本人占领北京时所见所感的回忆与叙述,揭示了他一辈子无怨无悔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谢家麟退休后的这些行为只能说明他“心系事业”,但“志在千里”的说法属于过度解读,因为他毕竟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B项,文中没有确切的信息表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是“因为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填补了中国在加速器物理学领域的空白”,属无中生有。D项,“他常不顾身体有病”的说法没有依据,文中相关段落没有体现他的身体状况。
    (2)“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是谢家麟对自己的总结。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①敢于抗争,离开斯坦福大学,启程回国时对美国当局扣留盘查的行为极力抗议;②勇于挑战,在“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发出我国最早的电子直线加速器;③勇于创新,在国家下马高能加速器工程后,立即着手进行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家事迹的传记,它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答:①偏重于科研工作和事迹,以介绍科研成果和传主的精神品质为主;②采用追忆的手法。截取传主几十年科研经历的几个片断,体现其爱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③在叙述科学大师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多次引述传主自己或他人的原话,更具真实感。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作为一位“白手起家”的科学家,谢家麟的成功给了人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①要有爱国情怀。谢家麟基于强烈的强国图存的念头,发奋学习,学成回到祖国,努力开创高能事业并取得突出成就;②要有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决心和勇气。谢家麟在设备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开启了我国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并取得成功;③要有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谢家麟在高能加速器工程下马后,确定了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并取得成功;④要有言传身教的精神。谢家麟带着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搞科研,并为培养他们倾注大量心血;⑤要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谢家麟一心扑在事业上,废寝忘食,甚至带病坚持工作。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
  • 下一篇:审美文化的相对独立是现代性进程的结果。如果说古代文化是由宗教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审美文化的相对独立是现代性进程的结果。如果
  • “白手起家”的科学大师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