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山《药罐子》在刻画“药罐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
作者:未知 文章ID:90176 浏览:
【问题】
(3)贾大山《药罐子》在刻画“药罐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3)(6分)
①娇气。身体稍有不适,就大呼小叫,说“我不行了”。②纯真朴实。崇拜李先生,便到处夸李先生“活像东垣”。③偏激。李先生让他吃西药,他一口回绝,并说“凡是挂‘西’字的东西都不吃,西药治标不治本”。④理智。知道自己说话有漏洞后,便“不再言语”不加反驳;听了李先生的劝后,主动提出“试试”西药。⑤迷信权威。药没吃下,而李先生问他吃完药后感觉如何,却连说“不错”“到底是著名的药”。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评分说明】
①答出性格特征的一点,给1分;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给1分。
②性格特征概括不当,或模糊不清,不给分;不能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或选用来分析的内容与性格特征没有相关性,不给分。
③考生答案的意思与本答案相同或很接近均可。
④答出的特征不是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有据,析之成理,每一点可酌情给1~2分。所给分数满6分为止。
【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所谓性格,是指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具体生活道路不同,一个人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主要任务,但在一篇短小的作品中,很难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多展示其已经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另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其性格往往是复杂多重的,对于小说创作而言,作者没有必要追求人物个性的全面性,而应当是出于作品主题的需要,有意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中的某些侧面。基于以上原因,本题在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时,既要关注于老性格特征中比较突出的方面,也要根据题干中“在刻画‘药罐子’这个形象时”和“突出”的限制,从有利于表现小说主题的角度,筛选出作者着意突出的于老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于老的性格特征,首先是他的娇气。这种“娇气”的主要表现,就是于老的“喜欢生病”,因为于老的病症,大都只是“上火”“伤风感冒”之类的常见小毛病,但于老都要就医抓药,并且常常“哼哼唧唧,大呼小叫”,说自己“不行了”。其次,是于老的纯真朴实。他对李先生的崇拜,没有任何世故的掩饰;对于李先生的医嘱,执行得十分认真,这些略带孩子气的行为,出现在一个老人的身上,足见他的纯真朴实。第三,是于老的偏激。于老拒绝吃西药,并没有什么依据,只是出于对“西”字头东西的反感,以及对西药的错误认识,这种心态恰恰体现了他个性中偏执顽固的一面。第四,是于老的理智。虽然对西药有成见,但肯听从李先生的服用建议;听了李先生的讲解,对中西药的各有长短,能够有所接受;对于杜老的调侃,自己知道话有不妥,就不争辩,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老虽然“娇气”,但不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人,他对新事物、对他人的看法,还是能理智地接受的。最后,是于老的迷信权威。李先生治好了他的病,他崇拜李先生;李先生给他推荐西药,他没吃下,却感觉好多了,可见,在他心目中,李先生才是真正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