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蔷薇几度花

发布时间:2014年4月19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4751  浏览:

【原文】
    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爬着。我把它当做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青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人买的是记忆,有的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待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是五十多年。他是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手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因喜欢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证,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了。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

【问题】
    
    11.第⑨段的记叙顺序是【    】。(1分)
    12.第⑥段中“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2分)
    “记忆”指【    】。
    “稀奇”指【    】。
    13.结合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
    ①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②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14.文中的“我”对挑糖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2分)
    15.“蔷薇”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3分)
    16.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1.(1分)插叙
    12.(2分)
    记忆:①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景。(0.5分)②贫穷年代的幸福和快乐。(0.5分)
    稀奇:①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0.5分)②逐渐消失的传统的美好东西。(0.5分)
    13.(2分)
    ①运用拟人手法,(0.5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0.5分)
    ②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1分)
    14.(2分)
    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此为唯一答案,若学生将“我自轻盈我自香”也答出,该题不得分)
    15.(3分)
    ①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象征老人的品格;④比喻人生的最好状态;⑤烘托老人的形象。
    评分标准:答对1点给1分,最多给3分。
    16.(3分)
    学生所答可能有三种情况:①赞成第一种看法;②赞成第二种看法;③认为两种看法都有道理。
    可按以下标准来评分:①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给1分;②结合所选观点谈自己的理解,给1分;③表述准确,语言流畅,给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
  • 下一篇: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
  • 【推荐文章】

  • 春日偶成

    【原文】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

  • 记忆的版图

    【原文】 记忆的版图 林清玄 ①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

  • 减字木兰花

    【原文】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

  • 己亥杂诗

    【原文】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 晓上空泠峡①

    【原文】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

  • 不完满才是人生

    【原文】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

  • 【最新文章】

  • 老海棠树
  • 三月晦日偶题 点绛唇
  • 云南看云
  • 《保护非物质文化辽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
  • ①《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
  • ②《纸船》选自冰心的作品《【 】》。
  • ③《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 】》
  • “鸟巢”
  • (一)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
  • 春日偶成
  •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 诗与直觉
  • 河的第三条岸
  • 送春
  • 电子护照——让我看看你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