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一榫一卯①总关情

发布时间:2018年6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黄秀芳  文章ID:36295  浏览:

【原文】
    一榫一卯①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①榫卯(sǔn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问题】
    19.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5分)

【问题】
    (1)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2分)
    答:【    】
    (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3分)
    答:【    】
    20.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文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2分)
    【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这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答:【    】
    21.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做简要分析(3分)
    答:【    】
    22.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答:【    】
    (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答:【    】
    23.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3分)
    答:【    】

【参考答案】
    19.(5分)(1)(2分)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功效。
    (2)(3分)不能调换。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⑥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④段和⑤⑥段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答出观点,给1分;分析合理,给2分。
    20.(2分)可以。应该放在第④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选文第④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的连接功用。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的作用,而选文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
    答出观点的,给1分;答出理由的,给1分。意思对即可。
    21.(3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能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
    答出作用的,给1分;分析合理,给2分。
    22.(4分)(1)(2分)“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木塔的抗震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答出说明的具体内容的,给1分;答出作用的,给1分。
    (2)(2分)“迄今为止”说明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出说明的具体内容的,给1分;答出作用的,给1分。
    23.(3分)一榫一卯总关情关联着人的情感。简单、实用的榫卯,效果是如此的神奇、伟大,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并由此领悟到,事物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其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意思答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
  • 下一篇:(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巧妙用典,发出
  • 【推荐文章】

  • 山城烧饼

    【原文】 山城烧饼 安海 ①我第一次吃烧饼是在只有几岁光景的小时候。有一次二舅从山...

  • 耿湋①《之江淮留别②京中亲故》

    【原文】 耿湋①《之江淮留别②京中亲故》 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 已带千霜鬓,初...

  •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原文】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乐果 ①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

  • 赤壁

    【原文】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 爱的回音壁

    【原文】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1)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

  • 【原文】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注释:白日:...

  • 【最新文章】

  • 山城烧饼
  • 黄鹤楼
  • 勤学
  • 那呆子急纵云头,径回城里。半霎时,到了馆驿
  •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汉语魅力,某中学开展
  • 耿湋①《之江淮留别②京中亲故》
  • 喝汤弃肉不足取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 儒雅之风
  • 人间草绿
  • 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 小石潭记 小石城山记
  • 心里的天鹅
  • 罗广斌和杨益言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
  • 1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