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会唱歌的门铃

发布时间:2019年6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911  浏览:

【原文】
    会唱歌的门铃
    ①帕比是一个整日乐呵呵的老人。他的头发白了,但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他的蓝眼睛失去光泽了,但仍然能传送出温暖;他脸上的皮肤也十分松弛了,但他笑的时候似乎连皱纹也柔和得如同春光。他能吹一口好听的口哨,每天他在自己开的当铺里扫地除尘时,他的口哨声总会悠扬地响起。
    ②这天一大早,当铺的门铃响了。门铃的声音清脆悦耳,会发出音乐般的回声。这个门铃是帕比家的传家宝,在他们家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帕比非常珍惜它,但他更愿意让它美妙的声音给更多的人分享。
    ③顾客是一个比柜台还矮的小女孩。“小女士,我能为你做什么吗?”帕比笑呵呵地问。“你好,先生。”小女孩说,声音小得像耳语。她穿戴整齐,天真纯净,略显害羞。她用一双大眼睛看了帕比一会儿,然后环顾当铺,似乎在寻找什么。“先生,”她怯生生地说,“我想买一件礼物,送给我的外公。但是,我不知道买什么礼物。”于是,帕比给她出主意。“怀表怎么样?很准的。我自己修好的。”他自豪地说。
    ④小女孩没有回答。她走到门前轻轻摇了摇挂在门前的老式门铃。门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回声悠扬,像是唱歌。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帕比的脸上也似绽开了一朵菊花。“就是这个,”小女孩兴奋地说,“妈妈告诉我,外公最喜欢音乐了。”这时,帕比收住了笑。他怕伤了小女孩的心,思忖片刻后说:“对不起,宝贝,这个门铃是不卖的。也许,你的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机。”小女孩看了收音机一眼,低下头,失望地说:“不,他不会喜欢的。”没有办法,帕比只得耐心地向小女孩说起了门铃与他家族的渊源,希望她能理解他不卖门铃的原因。小女孩抬起头,两粒豆大的泪珠,挂上了双颊。“我知道了,”她说,“谢谢。”
    ⑤突然,帕比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现在是孤身一人,除了一个已断绝来往十年之久的女儿,他没有别的亲人了,为什么不把这个传家宝传给别人呢?
    ⑥“等等。”帕比说,这时这个伤心的小女孩已经准备跨出门槛。“我决定将这个门铃卖给你。哦,给你手帕,擦一擦鼻子,”小女孩拍手跳了起来,说:“谢谢,先生,我外公会很开心的!”帮助了这个小女孩,帕比感觉非常好,尽管他就要失去他的门铃了。他从门上取下门铃,用彩纸包装好。小女孩高兴地接过包装好的门铃,忽然安静下来,看着帕比,再次用耳语般的声音问道:“需要多少钱呀?”“唔,让我想想。你身上有多少钱?”帕比笑着问。小女孩从口袋里摸出所有的钱放在柜台上,总共是两元零四角七分。帕比肯定自己已经失去了理智,因为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说道,“小女士,你今天真走运,这只门铃的价格刚好是两元零四角七分。”
    ⑦晚上,帕比关上当铺的门后,心里面一直想着那只门铃。别人也会善待它吗?当然,他反复对自己说,做外公的一定会珍惜外孙女送的礼物。忽然,他好像听到门外传来了熟悉的门铃声。帕比打开门,不是精神恍惚的幻听,门口站着那个小女孩,她笑盈盈地摇着手中的门铃。帕比有点吃惊,俯下身子,问:“怎么了,小女士?改变主意了?”“没有,”她笑得更灿烂了,“妈妈说,这只门铃是给您的。”没等帕比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小女孩的母亲【    】。
    ⑧“哦,外公,”小女孩拉了拉外公的手,“【给您手帕,擦一擦鼻子。】”

【问题】
    6.小说以“会唱歌的门铃”为题,有何含义和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7.第④段中帕比对小女孩说“对不起,宝贝,这个门铃是不卖的”;而在第⑥段中,帕比却对小女孩说“我决定将这个门铃卖给你”。是什么原因让帕比发生了“从不卖门铃”到“卖门铃”的转变?(3分)
    8.结合全文,试从内容和人物性格的角度,说说你对文末划线句的理解。(2分)
    9.补充画线部分。请根据情节的发展合理想象,至少运用两种人物描写手法。(2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
    6.①含义:表层的含义是指这只门铃可以发出动听的音乐(1分)。深层的含义是指围绕这只门铃回荡的是帕比祖孙三人之间的和乐融融的亲情和令人感动的爱心(1分)。
    ②作用:这只会唱歌的门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运用拟人的手法,易引起读者的兴趣(1分)。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有错字扣1分)
    7.他想到了传家宝已经没有亲人可传,传给别人也可以(1分);他不忍心小女孩买不到门铃而伤心离去(1分);帕比心目中和别人分享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他帮助了小女孩,感觉很好)(1分)。(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有错字扣1分)
    8.①是小女孩看到外公流泪之后的稚气的关心(1分),②表现了小女孩的伶俐可爱、懂事乖巧(1分)。(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有错字扣1分)
    9.略。(评分标准:共3分,想象合理1分,运用至少两种人物描写手法得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最近,某校开展“经典文化伴我成长”活动。请完成下列活动。(1
  • 下一篇: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 【推荐文章】

  • 祈求

    【原文】 祈求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

  • 嫩绿的芽儿

    【原文】 嫩绿的芽儿 冰心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

  • 秋词

    【原文】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 水调歌头

    【原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 游白水[1]书付过

    【原文】 游白水[1]书付过 [宋]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

  • 5.阅读冰心的诗,请另选一个事物进行仿写。要

    【问题】 5.阅读冰心的诗,请另选一个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该事...

  • 【最新文章】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收集
  • 20.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
  • 21.某初中校就“喜欢的榜群类型”对本校学生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
  • (3)同是饮酒,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却有着不同
  • (4)孟子以“【 】,【 】”阐述了战争中各
  •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经奔去报了蒋门
  • 【A】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
  • 一个人即使清贫、卑微,也不能没有梦想。梦想
  •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经典的神话英雄形象。作
  • 己亥杂诗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 智能快递
  • 一旦与书结缘,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
  • 6.班上决定以“面对灾难”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