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与草化敌为友

发布时间:2019年9月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陈立明  文章ID:40289  浏览:

【原文】
    与草化敌为友
    陈立明
    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11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12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13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14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15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16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17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问题】
    13.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4分)
    14.文章第③段描写父亲除去杂草的情形有什么作用?(4分)
    15.按要求作答(6分)
    (1)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3分)
    (2)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赏析句子。)(3分)
    16.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3.(4分)心态变化: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迷茫。(或:父亲进城后变得孤寂、迷茫。)(2分)
    父亲性格:勤劳,淳朴,执着。(或:热爱土地,热爱劳动,执拗。)(2分)
    14.(4分)(1)通过对父亲的动作、眼神的描写表现父亲跟草势不两立,塑造了一个勤于稼穑的农民形象;(2)与下文父亲与草成了朋友形成鲜明的对比;(3)为下文父亲进城后养花、种菜埋下伏笔。(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15.(1)(3分)运用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父亲干农活的熟练、坚决的特点(1分),表现了父亲对草根恨意浓浓,势不两立(1分)。
    (2)(3分)通过描写父亲的“祥和”神态(1分),表现父亲已经与草“化敌为友”(1分),表现父亲在离开庄稼后经历了一番失落、寂寞后重新找到了精神的慰藉,他的内心变得平和豁达(1分)。
    16.(4分)消解父亲与草的仇恨的因素:
    一:是城市的硬冷。父亲离开了熟悉的土地和庄稼,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相比父亲对草的排斥和恨意,这大到没有边际的城市更让父亲无所,城市的硬冷让父亲的心态由原来的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和迷茫,父亲对草势不两立,绝不相容的态度在高楼大厦的硬冷中被慢慢消融了。
    二:是父亲对田野的思念。父亲到城市后,离开了熟悉的田野,内心很孤寂迷茫,当看到阳台上花盆里长出的草,想到了家乡田野里的草,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草成了父亲乡情的媒介物,浓浓的乡情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
    三:既有硬冷的城市,又有父亲对田野的思念。
    ①城市的硬冷令父亲感到迷茫、孤寂,见到同是来自乡土的草,父亲感到欣喜。②父亲对田野的思念促使父亲亲近了来自田野的草,与草化敌为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2.近日,学校举行“走进中国文化,感受传统家风”的活动,请你
  • 下一篇:做人要有格局
  • 【推荐文章】

  • 题许道宁画[注]

    【原文】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 对手是块磨刀石

    【原文】 对手是块磨刀石 田志军 ①刀在磨刀石上来回磨擦发热发烫,磨刀石是刀的对手...

  • 劳动的好时光

    【原文】 劳动的好时光 张海龙 ①一直记得海子的一句诗:那是我们劳动的好时光,朋友...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

  • 山馆

    【原文】 山馆 北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

  • 我的妈妈冰心

    【原文】 我的妈妈冰心 吴青 我从来都没觉得我妈妈是个作家,我觉得她就是我妈妈。 ...

  • 【最新文章】

  • 今天,我们该怎样阅读
  • ⑤和谐是什么?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 (1)《朝花夕拾》中有多篇文章批判了封建教
  • (2)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水
  • 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才经过艰苦
  • 18岁不可承受之重
  • 人类未来移民火星可行吗?
  • 盲人与【 】
  • 爆米花
  • 第一次盼望
  • 理水(节选)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 题许道宁画[注]
  • 【甲】世上最温暖的花 【乙】棉花!棉花!
  •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