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文言文“之”字用法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3日  更新时间:2023年9月2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342  浏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在
    5、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西游记中被神仙收走的妖怪
  • 下一篇:语义重复病句举例
  • 【推荐文章】

  • 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

    【原文】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

  • 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

    矗立于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它的高度为8844.43米。地质学家们发现...

  •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赏析

    【原文】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

  • 李清照《清平乐》赏析

    【原文】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

  • 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

    一天下午,一位穿得很时髦的中年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亚联集团总部大厦...

  • 【最新文章】

  • 学习与思考的作文素材
  • 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 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其二)》鉴赏
  • 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
  •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赏析
  •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赏
  • 《专家与通人》分析
  • 《早兴》鉴赏
  • 我国四季冷热的变化
  • 我国地形之“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传说
  • 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
  •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 以宽容赢得了江山
  • 有一样东西无法购买
  • 最苦与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