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辨白檀树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王仁裕  文章ID:44811  浏览:

【原文】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④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问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
    B.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
    16.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
    志公影    真相
    志公戴着斗笠的头    ①【    】
    志公身体的形状    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
    ②【    】    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
    1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    )
    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B.遂勒辔移时【望】之
    C.又西【瞻】志公影
    D.志公不留【影】于此
    19.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参考答案】
    15.A
    16.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①岩石间的一株圆柏②志公袈裟的花纹
    18.D
    19.“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加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并得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答裴迪
  • 下一篇:阅读《海浪》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
  • 【推荐文章】

  • 玉楼春

    【原文】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

  • 阮郎归

    【原文】 阮郎归 秦观①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②,迢迢...

  • 虎丘题壁

    【原文】 虎丘①题壁 陈恭尹②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

  •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原文】 蝶恋花 密州上元①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

  •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原文】 满庭芳 夏日溧水①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

  • 二月二日

    【原文】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

  • 【最新文章】

  • 那一树金黄
  • 忠义奇男子杨小楼
  • 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都处于市场化程度偏
  •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
  • 一种观念,如果仅是直观的泛说,而未加以分析
  • 玉楼春
  • 书边杂谈
  • 阮郎归
  • 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滋生出独
  • 桑娅的新生
  • 黄鹤楼
  • 疫情期间,出行不便催生了人们多样的云端生活
  • 春在溪头荠菜花
  • 4.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
  • 5.根据下面两段文字,填出相应的人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