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看你一眼,心生种子

发布时间:2021年2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孙道荣  文章ID:46849  浏览:

【原文】
    看你一眼,心生种子
    孙道荣
    (1)一位朋友,阳台上种满了花草。
    (2)朋友的家我没有去过,但那些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我都见过。每天,她都会在朋友圈发一张或一组它们的图片。一朵花打苞了,一颗草籽发芽了,一只蝴蝶飞来了……她都会及时发布,更新。她的朋友圈,就是一处生机盎然的小花园。
    (3)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点赞,点评。让我怦然心动的是一位朋友的点评:每天在你的朋友圈,看一眼你的阳台,看一眼那些美丽的花花草草,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4)看你一眼,心里便种下一颗种子。多美的经历,多美的感受,多美的种子。
    (5)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一颗美美的种子,已经种进了我们的心里--
    (6)难得早起,看到草叶上的一滴晨露,它就是一粒种子;
    (7)在大街上行走,看到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手里拿着张纸片,走了很远的路,最后,将它投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它就是一粒种子;
    (8)斑马线前,有人欲横穿马路,一辆车停下来了,又一辆车停下来了,它就是一粒种子;
    (9)前面一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孩子,孩子伏在妈妈的肩头,向后张望,我与孩子的眼神撞在了一起,孩子忽然咧嘴冲我笑了笑,它就是一粒种子;
    (10)走在我前面的人,推开旋转门,待我也走进去了,才松开手,它就是一粒种子;
    (11)抬头看见蓝天,白云,它就是一粒种子;
    【    】
    ……
    (12)如果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一刻。你看见了它,你经历了,你融在其中了,你切身感受到了,那么,你的心里,就会种下一粒种子。
    (13)没错,生活从不是风花雪月,有很多不如意,甚至悲伤和灾难。艰辛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挣扎和苦难,视而不见与粉饰太平,都是对生活,也是对自己的不敬和背叛。我们赞美生活,并非因为它总是美好的,艰难、忧伤、痛苦,总是如影相随。我要说的是,纵使人生再艰难,纵使我们的心千疮百孔,也别忘了,空气中还有飞翔的蒲公英,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
    (14)打开心扉,那粒种子就会飞进来。
    (15)心里有种子了,心才会像一块土地一样,不会荒芜。
    (16)一粒种子,未必能发芽;一粒种子,也未必能成为一片姹紫嫣红的花园。没关系,这个世界从不乏这样的种子,总有一粒种子,它飞进了你的心田,并在你最柔软的部分,扎根,发芽,成长。心中这样的种子多起来了,希望和信心,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17)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就算它被埋在了我们心底,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
    (18)如果你在庸常的生活中,遇到了怦然心动的一刻,那是一粒种子,不要拒绝它。
    (19)如果我看你一眼,心生温暖,亦请不要拒绝,因为,你也是这样一粒种子。
    (选自《新民晚报》)

【问题】
    17.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种子”的含义。
    18.精读第(5)-(11)段,并在第(11)段后的横线处补写一句。
    19、品读第(17)段中的划线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批注。
    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就算它被埋在了我们心底,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
    我的批注:
    20.读完全文,你明白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了吗?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分析】本文以种子比喻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启示读者积极感受和传递这些美好;以种子“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为喻,告诉读者这些美好能带给我们希望,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解答】(17)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此题要结合对文章主旨的掌握来理解,注意文中重要语句。由“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可见,“种子”指的是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
    (18)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此题答案不统一,可仿照上文的句式,写出生活中带给你美好的一个细节即可。如:扶步履蹒跚的老人过马路,它就是一粒种子。
    (19)本题考查做批注的能力。从手法上看,“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把种子人格化,是拟人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写的是心中的种子能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升华,“希望和信心,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20)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掌握。此题要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尤其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由“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一颗美美的种子,已经种进了我们的心里”“如果我看你一眼,心生温暖,亦请不要拒绝,因为,你也是这样一粒种子”可见,作者希望读者积极感受和传递生活中的美好,多种植美好的“种子”。由“我要说的是,纵使人生再艰难,纵使我们的心千疮百孔,也别忘了,空气中还有飞翔的蒲公英,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可见,作者告诉读者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艰难。由“心里有种子了,心才会像一块土地一样,不会荒芜”“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可见,“种子”能带给我们希望,使生命得到升华。可据此概括。
    答案:
    (17)“种子”指的是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
    (18)示例:给街头乞讨的人一元钱,它就是一粒种子。
    (19)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必定能带给人希望和信心,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升华。
    (20)意图:生活中充满了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我们要积极感受和传递,乐观对待生活;这些美好能带给我们希望,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理由:本文以种子比喻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以“生活中有太多这祥的一刻”“那是一粒种子,不要拒绝它”启示读者积极感受和传递这些美好,乐观对待生活。以种子“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为喻,告诉读者这些美好能带给我们希望,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点评】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关键对话指的是那些观点迥异、充满风险、双方表现出激
  • 下一篇:一切都好起来了——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
  • 【推荐文章】

  • 咏梅

    【原文】 咏梅 高启【1】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

  • 喜欢苏东坡(节选)

    【原文】 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

  • 登金陵凤凰台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

  • 题大庾岭北驿①

    【原文】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③未已,...

  • 苏秀道中

    【原文】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

  • 蝶恋花

    【原文】 蝶恋花 欧阳修 腊雪初销梅蕊绽。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睡起夕阳迷醉眼。新...

  • 【最新文章】

  • 鲁宾逊·克鲁索补遗
  • 阳关古道苍凉美
  • 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 人类目前已经给地面交通、海洋航运和空中飞行
  • 伊尹论
  • 崔永元会赢得反转基因的战斗吗?
  • 白发与脐带
  • (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乙)滁
  •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 活着
  • 学会与自己相处
  • (3)《岳阳楼记》中,作者描写月光下水波和
  • (4)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叫做信念;生有所
  • 曹刿论战 昭王既息民缮兵
  • 【材料一】京津冀一体化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