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不能自我更新的人,面对当今这个由大量“异质人”组成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1年4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547  浏览:

【原文】
    不能自我更新的人,面对当今这个由大量“异质人”组成的世界,产生了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使他们弄不明白:到底怎样做才能为别人所认可、为社会所接受,以致在心理上产生了过度的焦虑。为了避免这种过度焦虑,许多人就产生了“游戏人生”的心态——随便怎样做都可以,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又叫“玩世不恭”,这种玩世不恭的心理是以主导价值观念的失落为本质特点的。
    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说的那样,“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不能自我更新的人,由于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了疏离感,因而其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就成了问题——他们难以归属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类别,难以在某一群体或类别中获得爱与被爱的机会;这样,他们在心理上就会十分痛苦。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痛苦,他们就会参加或组织某一小群体,以便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生活在冲突中的人,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脑力上都要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因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力避冲突,争取和谐的。不能自我更新的人,在社会转型时期极易与别人发生冲突,或产生冲突感,这就在心理上给自己造成某种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一部分不能自我更新的人就产生了一种圆滑心理——只顾各方面敷衍讨好而不负责任的心理。例如,一些人,众人面前和背地里两个样;说话、写文章和实际为人两个样;一次次获得赞誉和荣誉,却出人意料地做出了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这种“两面人现象”,其实是圆滑心理在作祟。
    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无奈和挣扎高度统一的典型。阿Q是无奈的,集陌生感、疏离感、冲突感于一身:在他生存的环境中,他是所有人欺凌、耍弄的对象,没有人关心他或被他所关心,就连王胡、小D这样一些地位低下的人也常与他发生冲突。阿Q又是在无奈中竭力挣扎的人,集玩世心理、团伙心理、圆滑心理于一身:游荡、醉酒、赌博、偷窃的事他都干;时常进城去寻他的“老偷友”一道行窃;与人争斗时,先估量一下对手,能打则打,能骂则骂,不能打骂则改为怒目相视。在当今时代,我们如果不能自我更新,则与阿Q相去不远矣!

【问题】
    7.下列关于一些人“玩世不恭”的心理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先由于他们不能自我更新,面对由大量“异质人”组成的世界产生一种陌生感。
    B.然后,这种陌生感使他们不明白怎样才能被社会认可,以致产生过度焦虑的心理。
    C.于是,在这种过度焦虑的直接支配下,许多人就产生了“游戏人生”的心态,即“玩世不恭”。
    D.这种玩世不恭的心理是以不能自我更新为其原因,以主导价值观念的失落为本质特点的。
    8.下列叙述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的一项是
    A.“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B.人如果懂得自我更新,即使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了疏离感也不可怕。
    C.难以归属,难以获得爱与被爱的机会,这是每一个人难免会产生的痛苦。
    D.应当鼓励人们参加或组织某一小群体,以便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9.第三段举出“两面人”的现象是为了说明
    A.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
    B.不能自我更新的人也会力避冲突,争取和谐。
    C.这种只顾各方面敷衍讨好而不负责任的心理也是不得已的。
    D.做出这种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是一种圆滑心理造成的。
    10.下列根据原文所作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陌生感、疏离感、冲突感,人们往往会产生玩世心理、团伙心理、圆滑心理。
    B.鲁迅笔下的阿Q是无奈和挣扎高度统一的典型,对于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
    C.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出于“归属与爱的需要”,不妨来点阿Q精神。
    D.我们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如果要避免做阿Q,就应该学会自我更新。

【参考答案】
    7.C(不是“过度焦虑的直接支配”,而是为了避免这种过度焦虑,而产生了“游戏人生”的心态)
    8.A(B.原文是说“不能自我更新的人”,会“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疏离感;C.原文是说“他们难以归属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类别,难以在某一群体或类别中获得爱与被爱的机会”,应当“避免产生这种痛苦”;D.原文是摆出“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痛苦,他们就会参加或组织某一小群体,以便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现象,而不是“鼓励”)
    9.D(要自始至终扣住举例的目的,注意原文“出人意料地做出了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这种‘两面人现象’,其实是圆滑心理在作祟”。A.是为引出下文的,不是举例的目的;B.最易误选,要特别注意“不能自我更新的人”是为了“力避冲突,争取和谐”才去做“两面人”,是那些“不能自我更新的人”的目的,而不是举例的目的;C.说这种只顾各方面敷衍讨好而不负责任的心理属于“不得已”不是原文中的信息,更不是举例的目的)
    10.C(全文从反面阐述自我更新的重要性,主张避免阿Q精神。A.将第四段对应前三段结合起来考虑;B.注意第四段开头和阿Q的典型意义;D.联系全文思考结尾一句话)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目前,在新加坡市场,已停止销售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润明全
  • 下一篇:钴鉧潭西小丘记
  • 【推荐文章】

  • 橘诗

    【原文】 橘诗 【南朝】虞羲 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 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

  • 独不见

    【原文】 独不见 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

  • 清平乐

    【原文】 清平乐[注] 元 元好问 溪头来去。坐卧沿溪树,管甚人间无著处。已被白云留...

  • 途中见杏花

    【原文】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

  • 苏幕遮

    【原文】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 天接水。...

  • 西楼

    【原文】 西楼① 曾巩(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②,...

  • 【最新文章】

  • 不能自我更新的人,面对当今这个由大量“异质
  • 4号线是百搭线
  •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
  • 倾听李叔同
  • 共享单车的“尴尬”
  • 乡愁
  • 【甲】寇准传 【乙】江南春②
  • 夜行
  • 顶线思维
  • 台风暴雨能不能“灭”蚊
  • 格天阁
  • 里约奥运会不乏中国元素,从地铁、空调到安检
  • 《旷世风华——大运河传》序篇
  • 随园四记
  • 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