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江南古镇

发布时间:2021年4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作者:杨国民  文章ID:47905  浏览:

【原文】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道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仿佛有了音乐的节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从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与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店坐下,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
    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是她那诚挚的情怀。临海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一脉弱水,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终于择定将古镇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地。只是用保住那方故土的语言,来寄托对它的永久思念。江南的许多古镇,你别看它貌不惊人,它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你看,古镇的四周是广袤的田野,一带萦纡的清流,一抹起伏的山影,就凸现出这么一个恬静的处所……在一条幽静的小巷里,在一处青藤垂垂的院落里,隔了外界的喧嚷,避了市井的诱惑,面壁十年,精研邃思,而一旦出露,怎不叫世人惊愕瞩目?!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贵墨韵,蕴足了文化底气,就从这里展开它的册页。

【问题】
    18.简述下列问题(6分)
    (1)“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这是为什么?(2分)
    答:
    (2)本文突出了江南古镇乡土风情的哪些特点?(2分)
    答:
    (3)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2分)
    答:
    19.“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
    20.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2分)
    答: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试析《江南古镇》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2)《江南古镇》的艺术手法赏析。
    (3)谈谈《江南古镇》的构思技巧。
    答:

【参考答案】
    18.(1)因为古镇文明是江南文明的精华,它们最集中地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特点。(2)绵长清丽,恬静悠闲,朴实纯正,博大精深。(3)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诞生了一部部辉煌巨著,一幅幅珍贵墨韵。
    19.(1)把古镇清流与长江黄河进行类比,突出了古镇清流对古镇文明的孕育和滋养作用;(2)暗示了古镇文明与华夏文明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化了古镇文明的内涵和文章的主旨。
    20.说明古镇文明是古镇人与外地人共同创造的;也说明古镇虽小,却有兼容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
    21.(1)本文通过对江南古镇旖旎风光的描写和特色文明的勾勒,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特点,表达了对江南古镇的一往情深。作者在文中展现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表达了对明媚春光的喜爱。文章语言优美,如一曲远方飘来的古老的歌,热情紧凑的节奏之后,悠悠的余韵徐徐而来,显得意境深邃,令人回肠荡气。
    (2)本文的艺术技巧主要是体现在语言上。具体来说,语言精巧,虚实相生,言简意赅,增强了文章的情趣美和情韵美。大量比喻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第3段中,作者把“如虹饮水”“巧连妙构”的石拱桥比作行草书法,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古拱桥在古镇“整体的韵律和完美”中所取的“巧连”作用,又紧扣“文化”特点。
    (3)文章在构思上借鉴了电影镜头中的蒙太奇手法,由景及人,从古到今,展开丰富的联想,将古镇的风采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又像一位高明的导游,带领我们走进了江南古镇,领略了她的迷人风采。文中村姑的形象就是古镇人的形象,村姑的性格就是古镇人的性格,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星城市民收发跨国“红包”又多了一种途径,而且费用更低廉。继
  • 下一篇:海啸,大海的“呼吸”
  • 【推荐文章】

  • 虞美人·梳楼

    【原文】 虞美人 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

  • 梦寻梅

    【原文】 梦寻梅 方岳 野迳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

  •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①

    【原文】 菩萨蛮 数间茅屋闲临水① (宋)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 蝶恋花·送春

    【原文】 蝶恋花 送春 宋代: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远游

    【原文】 远游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

  • 【最新文章】

  • 吕向,字子回,亡其世贯,或曰泾州人,少孤,
  • 天净沙·秋思
  •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乙】武
  • 15.人们常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请你打
  • “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
  •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洞精党眄,口吟舌
  • 虞美人·梳楼
  • 喜迁莺·端午泛湖
  •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
  •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
  • 父亲的东篱
  • 对都市圈副中心级城市发展的研究始于对“城市
  •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孟子谓万幸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 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