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危险的生命

发布时间:2021年9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470  浏览:

【原文】
    危险的生命
    命,究竟能忍受怎样的限度,是个古怪的,但也是个原初的问题。在中国文化人中很难讨论它,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遇不上危险;早在风吹草动之际,他们就又变又叛了,不能与其讨论。人太油,不如草木。
    在蒙古的阿拉杭盖,我看见了大自然对这问题的应答。那里是一处火山,我在散文《美女和厉鬼的风景》中把它称为鬼。它有“黄狗地狱”、“黑锅山口”等等一套恐怖得令人厌恶的地名系统。我猜那次火山爆发——那次恶的大喷发中,绝灭的太多了。草原和大陆都土崩瓦解,甚至连土壤都消失了。取代那一隅世界的是铁牙般的硬化熔岩,封闭千百里的炼渣壳,还有一个黑森林的地狱入口。
    值得反复地描写的是火山口漆黑的斜壁上那一株株黄叶。真是美得令人心惊。风吹过时,那如金箔似的黄叶抖着,反射着耀眼的光。在黑洞洞的烧得铁硬的砾石斜面上,它们的根扎在哪里,它们若跌落折断会堕落到多深,不降雨时它们靠什么生存长大,这些细节是无法从哲人般的北杭盖获得解答的。
    难怪牧人们如此恐惧。祭敖包①是—种不易解释的行为,而火山敖包对住在乌珠穆沁那样的肥美草原的牧人来说,更是无法想象。怀着祈求春雨祈求一羊双羔的善良愿望的老实牧民们,当他们看见马儿惊怕得后退,当他们看见步步逼近八面合围的狰狞黑牙时,他们不知怎样祈求了。
    我看见一个骑黄膘马的喀尔喀老人。他朝一坯黑焦渣上摆奶酒瓶子,那瓶子放不稳。他的胡须和双手剧烈地颤抖着,当瓶子好不容易竖立在那砾石渣上时,他不顾一切地跪下去,匍伏在地。
    瓶子倒了。跌下石渣块,在下面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上碎了。砰地一声,瓶子碎得像夭折了一条命。奶酒刹时间渗进了黑色的焦土,像无谓的流血。老人哭了起来,我不知后来他怎样离开,因为我不能再看下去。
    就在那天,就在我急忙离开那个喀尔喀老牧人转过山脚以后,我突然看见了那些金叶子树。
    真愧得很,我连那是什么树也没有弄清楚。树干笔直,有些像杉,叶盖呈一点伞形,也许是什么松。我只是记住了它们满身披着的、簌簌抖动的薄簿金叶。
    我尝试走到了火山口的边缘上,但是我没有敢顺斜坡下去,朝下面的深处探险。一步踏动了那笔直下滑的黑渣,我猜会一直摔进无底的地狱。那时我暗自嘲笑过自己的软弱,我大声地吼过一声。可是,就像冒险和正义经常有着限度一样,我最终没有能迈出那自杀般的一步。
    我也不愿像喀尔喀老人那样落泪。我只是苦苦地思想着那长满薄薄金叶的树,猜测它们怎样在极限的危险中获得生命。我找不到结论,那斜斜倾泻直下地心的黑烧烬实在黑得深不可测,那黑烧烬中挺拔直立的金叶树又实在太明亮了。
    以前我只是对它的美赞叹过。如今我要寻找它存活的原因。活着,而且美,又是在那样的险境之中,三者之上应该有一个什么。
    关于阿拉杭盖,我不会再写了。那儿于我是彻底的异乡。我只打算记住那些树,保留这一个印象。
    或许,这个印象应该用画或摄影作品记录下来再传达给朋友和故乡人,或许这种印象只是少数人才需要的。但是,关于生命存在的处境问题,特别是关于生命、处境与美的问题,对今天的中国是急需的——至少我是这样考虑的。
    在黑锅火山,除开那种金叶树外没有其它生物存活下来。这偏激地证明着一个观点:美则生,失美则死。
    (取材于张际志的同题散文,有删改)

【问题】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认为中国很多文化人面对“危险”时常常表现得十分软弱,容易变节。
    B.第二段描写黑锅火山的丑恶恐怖,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憎恶。
    C.文章以“美则生,失美则死”收束全文,既富含哲理,又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D.第四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牧民对黑锅火山的恐惧。
    E.本文语言几格硬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憾。
    17.文中对喀尔喀老牧人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18.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危险的生命”的理解。(6分)
    19.文中金叶树的形象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16.(4分)BD(B“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憎恶”有误。D第四段没有排比手法)
    17.(5分)
    要点一:表明牧人们对黑锅火山充满敬畏。(2分)
    要点二:与金叶树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金叶树在火山面前傲然生存的美。
    (2分)
    18.(6分)
    要点一:“危险的生命”:指在火山口险恶环境中生长的金叶树。(要点:“火山口险恶环境”2分;“金叶树”2分)
    要点二:实际上指生命在逆境中应该具有一种不屈服,与逆境抗争的精神(骨气、节气)(2分)
    19.(10分)评分标准:金叶树形象特点2分,观点2分,分析4分,语言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牌坊,也叫牌楼,古已有之,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关于牌
  • 下一篇:点绛唇·雨恨云愁
  • 【推荐文章】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原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

  • 钱塘湖春行

    【原文】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 行香子

    【原文】 行香子 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 野望

    【原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 【最新文章】

  • 危险的生命
  • 二友堂记
  • 人们常说“太阳照常升起”。天天升起的太阳意
  • 八千粟
  •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
  • 文学社会学的“摆渡”
  • 《陈情表》选段
  • 我记住了唐六妹
  • 从军行
  •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乙】①龙嘘
  • (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靡一时,广为流
  • (4)《诗经》有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3)“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青春的岁月值得铭记。初中生活,是无比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