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现代能源中,不论是煤、石油或是天然气在化学结构式上都是以碳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535  浏览:

【原文】
    现代能源中,不论是煤、石油或是天然气在化学结构式上都是以碳(C)元素为骨架组成的有机碳化合物,所以以这种高含碳的化石能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高碳经济”。而这些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现在地球上已查明的这些化石能源储藏量按现在的能源消耗方式计算,只够人类开采一百年。若没有新的能源替代,届时人类只好再回到牛车薪火时代。
    与高碳能源相对,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则属于“低碳”的清洁能源,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为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等。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尤其处于“高碳”状态,按国内专家计算,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只够开采13年,天然气40年,煤炭60年。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目前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比重仅占8%,其中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比重还很低。如何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却消耗了世界30%以上的能源,美国的这种高能耗消费方式不是我国可参照的方式,倒是严重缺乏资源的日本节能减排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现今我国的万元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按照目前的高能耗发展模式,我们难以维持持久发展的速度,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我国政府和有识之士都已认识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取材于周志勇、郭明《低碳经济》,有删改)

【问题】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一百年以后,人类将回到牛车薪火的时代。
    B.“低碳经济”是为应对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处于“高碳”状态,我国现有的能源最多只够开采60年。
    D.我国不能走美国高能耗消费的经济发展之路,而应采用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
    15.根据文章内容,请分别概括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分)

【参考答案】
    14.(3分)B(A“一百年以后,人类将回到牛车薪火的时代。”有误。C“我国现有的能源最多只够开采60年”有误。D原文中并没有说“采用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
    15.(5分)
    ①必要性(2分):能源短缺(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恶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满分2分,任意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
    ②可行性(3分):我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空间很大。(1分)
    日本的节能减排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1分)
    政府和有识之士的觉醒。(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橘诗
  • 下一篇:
  • 【推荐文章】

  • 清平乐

    【原文】 清平乐[注] 元 元好问 溪头来去。坐卧沿溪树,管甚人间无著处。已被白云留...

  • 途中见杏花

    【原文】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

  • 苏幕遮

    【原文】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 天接水。...

  • 西楼

    【原文】 西楼① 曾巩(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②,...

  • 千秋岁①

    【原文】 千秋岁① 张先 数声鶗鴃②,又报春芳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国对国际社会有哪些

    【问题】 2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国对国际社会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

  • 【最新文章】

  • 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幻为路上行人,备受
  • 37号考场
  • 甲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谁?该段文字写出了
  • 7.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
  •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文化中,吃的意义不言而喻
  • 材料一、《红楼梦》——茄鲞
  • 龚仁先生访谈录
  • 一谈到“国学热”,很多人不由得会想到历史上
  •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
  •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
  • 《古诗十九首》(以下简称《古诗》)是古代文
  • 悠悠敦煌情——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
  •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
  • 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