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088  浏览:

【原文】
    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中国音乐里间色表现的一个内涵即是“音即一切”的音色观。音色的表达是在音色里就完成的,不需要假借任何外在旋律、曲式、结构的发展。音色里的实音、虚音、合音,就有层次。如《思春》,由一个音的五种音色变化就可以带出心有戚戚,但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倾吐出来的心情变化。一个“音”在这里事实上就具足了一切。
    就中国音乐“音即一切”的音色特质,我们做几点介绍。任何音乐系统都有它喜欢的音色。中国音色虽然比较多元,但还是有它基础音色的存在。这基础音色跟桐木音色有关。中国人在音乐上比较不讲究共鸣,它要的是材质本身的音色。而梧桐软硬适中,较能传达出很淳厚中和的感觉,而在这点基础上再做变化。
    中国音乐重视音的本质,以《阳春》为例,它所以有哪种“大珠小球落玉盘”的感觉,就因琵琶“多骨少肉”的音色,这首曲子不能拿到吉他上弹。也许当吉他弹出第二十个音时,它第一个音的共鸣恐怕还在那里。所以吉他很适合伴奏,而琵琶只能做主体的、独奏的表现。中国的乐器都有这个特色,它的音色虽然站在梧桐木的基础上面,但个性很清楚、颗粒很清楚地直接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常说中国乐曲的音色是非常个性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再有,音色还常体现一个较音色更基底的角色出来。过去琴人讲,散音不动,像地;泛音空灵,像天;按音是人来变化它的,代表人。一个好的乐曲一定要在天地人中间得到协调。所有的古琴曲,一开始不是散音,就是泛音。最后的结束一定是泛音,为什么,因为散音代表地,泛音代表天,代表音乐来自天地。最好的音乐,要回归与天。这里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殊的创作观。
    “音即一切”还涉及中国音乐对下指落弦的功力讲究。中国音乐,将软弦对软弓。最好的民间胡琴家用的乐器,弓拿起来,弓毛是垂在下面的,弓毛可以缠三匝。其好处是可以在瞬间达到最大的张力位差。
    我们听20岁的人唱的《塞上曲》,中年人唱的《塞上曲》,老年人唱的《塞上曲》,这样一种因音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怀对应,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感受到。乐谱是没有办法表现音色的。所以从谱予认知一个中国作品,可能那个原点就缺了。而这样一个原点的缺失,就会导致中国音乐里可能最重要的一块就从根柢沉失了。
    (节选自《文汇报》林谷芳《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问题】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音乐里的音色表达,与旋律、曲式、结构无关。
    B.中国的乐器都是梧桐木制成的,是因为中国音乐音色的需要。
    C.中国人独特的创作观是要体现乐曲在天地人之间的协调。
    D.中国乐曲是不能从谱子去认知的。乐谱难以表现中国音色。
    15.下列对乐器与中国音色关系的表述,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
    A.吉他等西洋乐器不大适合演奏中国乐曲,因为吉他只适合伴奏。
    B.琵琶“多骨少肉”的构造,可以产生“大珠小珠落玉盆”的音色效果
    C.最好的民间胡琴家用的是软弓,目的是为了在瞬间达到最大的拉力位差。
    D.因为桐木木质中和,表达音色比较单纯,符合中国人讲究材质本身音色的需要。
    16.总结“音即一切”的音色特质所具有的特点:
    答:【    】
    17.文段中作者列举了三首中国乐曲,谈谈作者借这三首乐曲分别说明了中国音乐音色的哪个特点:(对每一首乐曲的说明不超过25个字)
    《思春》
    《阳春》
    《塞上曲》

【参考答案】
    14.B(原文意思中有这样几点表述中国音色与梧桐木的关系:①中国音色的基础音色跟桐木质地有关;②中国人在音乐上比较不讲究共鸣,要的是材质本身的音色,而梧桐软硬适中,较能传达出很淳厚中和的感觉;③中国音乐重视音的本质,中国的乐器都有这个特色,它的音色是站在梧桐木的基础上面的。以上三点均不能得出“中国的乐器都是梧桐木制成的”这一结论。)
    15.C[A(文章说中国人在音乐上不大讲究共鸣,吉他的共鸣效果好,所以适合伴奏,不适合独奏像《阳春》这样的曲子,而不能得出“吉他等西洋乐器不大适合演奏中国乐曲”的结论。)B(原文意思是“因琵琶‘多骨少肉’的音色”,并没有涉及琵琶的构造)
    D(应为“梧桐软硬适中,较能传达出很淳厚中和的感觉”,而非“桐木木质中和”)]
    16.①具有淳厚中和基础音色;
    ②重视音的本质,讲究个性,颗粒清楚;
    ③音的运用体现天地人的协调;
    ④音色因年龄变化不同,产生的情怀对应也不同。
    (答出任何三点即可得3分)
    17.《思春》:说明一个音的音色变化就可以表现心情变化的过程。(1分)
    《阳春》:说明中国乐曲的音色具有个性化、颗粒清楚的特点。(1分)
    《塞上曲》:说明在实践中才能感受音色的变化所产生的情怀对应。(1分)
    (意思相同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钓鱼湾
  • 下一篇:苦夏
  • 【推荐文章】

  • 上三峡

    【原文】 上三峡①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

  • 听蜀僧濬弹琴

    【原文】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

  • 东坡

    【原文】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

  •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原文】 水调歌头 金山①观月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

  • 清江道中

    【原文】 清江道中 廖行之 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

  •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原文】 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 【最新文章】

  • 大铁椎传
  • 《媭砧课诵图》序
  • 诗咏除夕
  • ①和王之涣的同名作品相比,王翰的这首《凉州
  • 阅读告词或道路警示语:①不溶在手,只溶在口
  • 大科学家的失误
  • 上三峡
  •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
  • 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
  • 听蜀僧濬弹琴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清平乐·独宿博
  •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
  • 独腿人生
  • 火中取栗的人
  • 我是怎样决定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