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苦夏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1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冯骥才  文章ID:52089  浏览:

【原文】
    苦夏
    冯骥才
    这一日,终于搁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诀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了。
    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化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部依法从着这一节拍,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生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
    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里。这是由于我们耳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以为全部发生了变化。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煅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爽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与你相遇,我要一连跨过眼前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与你相遇,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问题】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当秋意来临时,作者感到惊异茫然,因此借夏去秋来之时机,对整个夏天做了回顾性思考。
    B.文中以绝句法则喻四季,与后文谈音乐相呼应,都表现出作者对夏天的审美意义的认识。
    C.和我的创造旺盛期在夏季不同,别的作家没有经过苦夏的煅造,他们创作力旺盛期在秋天。
    D.文中有“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这样的细节,表明了“我”在苦夏中经过煅造,获得精神的满足。
    E.作者对苦夏的感悟,既含有苦夏给予作者的,也含有作用结合自己的经历给予苦夏的。
    19.文章中写到父亲的两件事,其作用各是什么?(5分)
    20.结合全文,说明下面句表达的含意。(4分)
    ①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2分)
    ②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2分)
    21.通观全文,作者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8.(4分)AC(A项作者并没有惊异茫然,也不是借夏去秋来之时机,对整个夏天做了回顾性思考。C“别的作家没有经过苦夏的煅造”文中无据。)
    19.(5分)第一件事写出童年的趣味生活,为苦夏作对比;(2分)第二件事则暗示自己的生活已经开始面临苦难,(1分)并引出下文对苦夏的思考。(2分)
    20.(4分)①通过维瓦尔第的乐曲,强调“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充分感受到夏的苦涩、艰辛,甚至悲壮。②体现出我感悟到苦夏的意义后,昂然的生命状态。(或“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一方面的酷暑搏斗,一方面获得巨大的创造力。”)(意思相同即可)
    21.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是,在作者看来,夏天是苦难的象征,(1分)但苦难使人们具有承受力,(1分)并因承受苦难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创造力量),(1分)可以使人们有苦涩、艰辛、悲壮的审美感受,(1分)同时苦难到达极致,可以激发出战胜苦难超越苦难的生命力量。(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 下一篇:淮中晚泊犊头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