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古人评论苏轼《新城道中(其二)》的艺术特色时说:铸语神来之笔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226  浏览:

【问题】
    古人评论苏轼《新城道中(其二)》的艺术特色时说:“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第二联或第四联作简要阐述。
    《新城道中》①(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②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③。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④。
    注:①宋仁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1071年)苏轼任监官告院。御史以杂事诬奏苏轼过失,轼不自辩,乞外任避之。四月,除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此诗写于1073年春天,诗人出巡察所领各属县。②散材:语出《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③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④耦(ǒu)耕,指二人并耕。此处暗用《论语》中孔子令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参考答案】
    ①“铸语神来”是说苏轼这首诗文句精彩,其语言表达有如神助;“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是说普通人能有这样的诗句,就可以在世间扬名了。
    ②第二联中“散材”、“疲马”,运用比喻的手法,都是作者自况,“搜林斧”,比喻朝廷中的小人对自己的迫害。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卷旆钲”一句写自己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这一联形象地表明作者对政治斗争、对复杂的官场感到厌倦。(或者:表明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仁”是《论语》的基本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影响了我们一
  • 下一篇:俄国的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
  • 【推荐文章】

  • 胡杨“卓尔不群”的雄奇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问题】 胡杨 卓尔不群 的雄奇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条陈述。 (1)【 】 (2...

  • 写出“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的意思;

    【问题】 写出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的意思;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对孙叔敖智...

  • 陆游《诉衷情》中“尘暗旧貂裘”的“暗”有什

    【问题】 陆游《诉衷情》中 尘暗旧貂裘 的 暗 有什么表达效果?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

  • 24.从中学所学古典诗词中举一个恰当的例子补

    【问题】 24.从中学所学古典诗词中举一个恰当的例子补写在下面画线处。要求所举例子...

  • 仔细观察下面的画,结合原画附诗,叙述画面所

    【问题】 22.仔细观察下面的画,结合原画附诗,叙述画面所表现的事,(不超过80字)...

  • 过年是中国人不肯放弃的传统,可是,当下“年

    【问题】 过年是中国人不肯放弃的传统,可是,当下 年味 却越来越淡。请结合以上三则...

  • 【最新文章】

  • 古人评论苏轼《新城道中(其二)》的艺术特色
  • 《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分享的
  • 韦庄《与东吴生相遇》中,对比贯穿全篇,试赏
  • 压缩新闻:2019年10月27日晚,武汉两江四岸灯
  • 仔细观察《必备道具》,然后回答问题。(1)
  • 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甚或……固然……,
  • 把下面空缺处的两句话补充完整:2007年在内罗
  • 改成排比句: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
  •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
  • 在社会交际中,我们引用古文表达思想情感,会
  • “诚斋”是杨万里的【 】,在《好事近》中还
  • 胡杨“卓尔不群”的雄奇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答虔倅俞括奉议书》作者以“孙氏、刘氏”的
  •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曾记否,【
  • ④《窦娥冤》[滚绣球]中直接指责和痛斥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