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贫女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秦韬玉  文章ID:55440  浏览:

【原文】
    贫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②。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②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俭:同“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

【问题】
    14.请根据颈联内容概括“贫女”的内心活动。(2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蓬门未识绮罗香”,生在蓬门陋户,未曾有绫罗绸缎沾身,贫女自伤身世。
    B.“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表明当时人们竞相追逐风流韵事、奇装异服的社会风气。
    C.全诗以独白方式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了作者的不平和感慨。
    D.全诗语言质朴,运用对比手法,将贫女置于典型的社会环境中,使诗歌富有广泛深刻的内涵。
    16.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4.(2分)贫女自诩(自恃)心灵手巧,不愿与人争妍斗艳,不肯迎合流俗。
    15.(2分)B(风流:指意态娴雅。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16.(4分)诗人以贫女自喻。(1分)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表现自己久屈下僚为他人付出。(2分)诗情哀怨沉痛,借写贫女的自伤实则是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流逝的古典
  • 下一篇: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
  • 【推荐文章】

  • 根的神韵

    【原文】 根的神韵 张和平 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

  • 长寿山居元夕①

    【原文】 长寿山居元夕①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

  • 苏幕遮

    【原文】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初到黄州

    【原文】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

  • 江村即事

    【原文】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

  • 【最新文章】

  • 流年(节选)
  • (1)《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
  • (2)《水浒》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
  •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
  • 根的神韵
  • 在西域读李白
  •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
  • 盐海中学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组织
  • 长寿山居元夕①
  •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乙]齐王使使者
  • 未接来电
  • 可燃冰是天使还是魔鬼
  • 绳子那头
  • 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