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苏幕遮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周邦彦  文章ID:52275  浏览:

【原文】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注]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名。

【问题】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的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寄。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干宿雨——风荷举。
    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③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
    答:【    】

【参考答案】
    ①(2分)B(本小题主要考查能否准确理解词句。“侵晓窥檐语”是描写小鸟破晓时分在檐头窥视、啼啭,而不是写作者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这两句描写用了拟人手法,富有情趣。A、D二项有注解作用。D项可参照第③小题题干语。C项“干宿雨”自然少不了风的作用,“叶上”三句上下本有照应,但就本句而言作此解即可。)
    ②(2分)D(本小题主要考查鉴赏能力。此项错误有二;其一,“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一语不符合词意,应是借向渔郎发问引起梦境。其二,评价为手法巧妙无误,说“想像神奇”则言过其实。以写梦境来抒发思乡之情,以及用“渔郎相忆否”发问,固然显示了词人丰富的想像力,却也未达神奇程度。ABC三项从不同侧面指出了本词的艺术特色。)
    ③(3分)答案标例:王国维的评价恰如其分,“叶上”三句确实写出了溽暑时节的清晨,雨后放晴之际荷花的神韵。这三句描写准确,刻画生动,一个“举”字尤其传神。词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在旭日的照耀下,在晨风的吹拂中,荷叶上面昨夜的雨水已经不见踪影,片片绿叶洁净圆润,个个昂首挺立在水面上,精神抖擞,丰资绰约。
    本小题3分,可酌情按1至3分三个档次评分。如果答非所问功答得不着边际,可给0分。如果对王国维的评价持否定看法,只要言之成理,理由充分,可酌情给1至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寂寞
  • 下一篇:核裂变是一个质量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这个过程释
  • 【推荐文章】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原文】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

  • 淡黄柳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原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①异,唯柳...

  • 玉楼春

    【原文】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

  • 春夕旅怀

    【原文】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 游赏心亭①

    【原文】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

  • 宿雨

    【原文】 宿雨 王安石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

  • 【最新文章】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 (4)王维《观猎》一诗中传达出冬末春初的季
  • (5)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 (4)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两
  • 淡黄柳
  • 戏曲的唱腔和念白
  • 寂寞
  • 23.某班开展了以“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为主
  • (5)《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
  • (6)《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句子
  •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 九月初九
  • 孟冬寒气至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起身走了——纪念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