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发布时间:2021年8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苏轼  文章ID:50604  浏览:

【原文】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
    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
    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选取了“晚照”“前村”“夕烟”等典型的意象,营造出一派宁静和谐的气氛。
    B.颔联以声衬静,高高的阁楼上传来清亮的下棋声,虽有声音,但更衬托出环境的安静。
    C.颈联中,诗人说被贬到这里也没有什么怨恨的,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旷达,又有一点自嘲的意味。
    D.尾联中,诗人由被贬之地的风光想起自己的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情感由此转向悲伤。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参考答案】
    答案:1.D;
    2.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前两联选取了“晚照”“乔木”“前村”“夕烟”“棋声”“虚阁”“早霜”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平静自足的心情。
    ②直抒胸臆。诗歌后两联写诗人被贬远地却不怨恨,因为这并不意外。这里风景优美,如同家乡蜀地,在这里可以找到家乡的感觉,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旷达。
    解析:1.尾联中,诗人看到被贬之地的风光像自己的家乡,在这里就如同在蜀江边的家乡一样,表现出了诗人的乐观旷达。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鉴赏】《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写诗人被贬远地后却没有太多被贬的忧伤,诗作倒更像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晚照”“乔木”“前村”“夕烟”“棋声”“虚阁”“早霜”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平静自足的心情。夕阳的余晖静静照在乔木上,前村升起炊烟。阁楼上传来清亮的棋声,还在早霜之前,诗人已闻到新酿美酒的味道。诗人觉得被贬谪到此地,无须怨恨,因为这并不意外。这里的风光像蜀地,这里很像蜀江边的家乡,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随缘自适、乐观旷达。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高俭,字士廉,渤海蓚人。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隋司隶大夫
  • 下一篇: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
  • 【推荐文章】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原文】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

  • 淡黄柳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原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①异,唯柳...

  • 玉楼春

    【原文】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

  • 春夕旅怀

    【原文】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 游赏心亭①

    【原文】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

  • 宿雨

    【原文】 宿雨 王安石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

  • 【最新文章】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 (4)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两
  • (5)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 (4)王维《观猎》一诗中传达出冬末春初的季
  • 寂寞
  • 戏曲的唱腔和念白
  • 淡黄柳
  • (6)《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句子
  • (5)《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
  • 23.某班开展了以“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为主
  • 孟冬寒气至
  • 九月初九
  •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 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起身走了——纪念史铁生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