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试笔说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方孝孺  文章ID:56226  浏览:

【原文】
    试笔说
    [明]方孝孺
    ①吾居乎乡,客遗善笔二。分其一于友人,而用其一。锐而端,圆而劲,以摹画咸与心称,爱之不忍妄用,遇佳纸墨洎①文辞则以书,书毕涤而藏之。恣意率手有所作,则用其次者。是以虽甚久而犹新焉。
    ②他日,友人至。问其所得,则曰:“敝而弃之矣。”诘其用,则纪钱粟货利卑猥事,不稍惜,视之与里巷所为偏欹软恶者等。不知其为美也。吾闻而叹之。友人曰:“子何叹之细也?以余用斯笔也而违其任,余则有过矣。虽然,世之用人者得无有甚于余之用笔者乎?笔易为也,美者易得也,用久必敝,固其职也。今夫所谓贤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难,生而不夭死、不疾病、获全其美也,尤难。然而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纪法、居庙朝、治海内,而卑位冗职是命,一不快于意,不待其敝而弃之,且加不胜之法焉者亦众矣。不彼之叹而于笔焉,惜是尚为知类也哉?”
    ③吾愧乎其言,谓之曰:“笔吾所任也,故吾知爱而叹之。任人非吾事也,吾其敢僭而叹乎?若姑修其可任者以待人之任己,何暇乎世之叹而吾之疑邪?”
    【注】①洎(jì):浸润,这里指润色。

【问题】
    22.第①段“吾”“爱之不忍妄用”的具体表现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友人认为不爱惜善笔只是小事。
    B.友人对“吾”的叹惜不以为然。
    C.友人发现没把握好用笔的尺度。
    D.友人承认自己用笔不当的过错。
    24.友人认为“世之用人者有甚于余之用笔者”的理由是【    】。(3分)
    25.对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反问直接反驳友人的话,语气强烈。
    B.照应首段“吾居乎乡”,自谦而留有余地。
    C.以自己的不敢“僭而叹”衬托出友人的慷慨直言。
    D.有自嘲、有暗讽,引出下文“人才如何自处”的思考。
    26.本文以笔喻人,比喻是否贴切?请加以评价。(4分)

【参考答案】
    22.日常随意记录只用较次的笔,有好纸好墨、润色文辞后才用它书写;写完就洗净珍藏。
    23.C
    24.善笔易得,用笔者尚且用坏了才丢弃;人才难得,用人者却不仅不重用,还随意抛弃,甚至对人才施加无法承受(不相称)的刑法的也很多。
    25.D
    26.贴切。“笔”作为文房四宝切合文人身份;“善笔”笔管端直精美、锋毫圆润劲健、使用合意称手等特点与人才的刚健正直、贤明通达相吻合;“吾”用笔的郑重恰恰体现人才应得到的礼遇;友人不懂善笔的价值、不加爱惜,与用人者的糟蹋人才如出一辙。本文从多个角度挖掘出用笔与用人的相似点,比喻恰当合理。(也可评价“不贴切”,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
  • 下一篇:①与一般观念不同,数学,其实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数学和任
  • 【推荐文章】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

  • 寒食江畔

    【原文】 寒食江畔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

  • 行路难

    【原文】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注】裘羸马苦难行,僮...

  • 关山月

    【原文】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

  • 南湖早春

    【原文】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

  • 满纸荒唐言 咏菊

    【原文】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

  • 【最新文章】

  • 重修书院碑记
  • 《论语》八章
  • 歌者
  • 夏津,有片古桑林
  • 悠悠敦煌情——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
  • 苦菜
  • 杨彪文先,少传家学。初举孝廉,州举茂才,辟
  • “嫦娥“撞月
  • 剪纸
  •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失踪
  • 寒食江畔
  • (7)《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
  •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