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恨有风情——漫谈《长恨歌》的思想和艺术
作者:褚斌杰 文章ID:67845 浏览: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久为传诵的名作。据记载,这篇诗写出不久,就给诗人带来很高的荣誉,被称为“《长恨歌》主”,后世评论家亦诩为“自是千古绝作”。《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历史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但对这样一篇为大家所喜读熟诵的作品,它的主题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却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从古人的评论来看,不外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一种认为它仅仅写了李、杨的爱情。建国以后,这个问题仍是大家所讨论的问题,始终还没有达到比较统一的认识。本来,在文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凡是一部伟大或者优秀的作品,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是需要经过人们长久的探讨,深入的分析,才能揭示其底蕴的。
在我看来,自居易《长恨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篇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而作者写李、杨的故事,所引以为长恨的是什么呢?作者在本诗的结局中实际已经点明。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相见,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以后,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情深意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正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莫置。南朝江淹曾作过一篇有名的《恨赋》,叙述了某些古人“伏恨而死”的情况,对于历史上遭遇不幸的人寄予同情;而白居易这篇以“长恨”名篇的诗,也正写的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写的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悲剧故事,而且于诗篇中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作者对所写悲剧主人公的莫大同情。
所以,我们认为《长恨歌》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篇描写歌颂爱情的诗篇,并不是一篇什么政治讽谕诗。但是由于这篇作品题材的特殊性,因而使它与一般的爱情悲剧故事有所不同。它所写的是历史题材,写的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如果说他们的生离死别由爱情方面说是个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铸成,也正有他们自己的过错在内。唐代安史之乱这场历史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因此,诗人在描写这个悲剧故事的时候,就不能不涉及到悲剧发生的原因问题。在诗人白居易看来,唐玄宗过分地宠爱杨妃,不理朝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任用非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都是作为一个君主所不应该做的事,对此他不能不有微辞。而在诗篇中,当写到这方面的时候,诗人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不满情绪。正是因为这样,也就增加了这首诗的复杂性。但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来看,它所力图表现的仍是李、杨在后期事变中爱情方面所遭遇的不幸.是一篇描写咏叹爱情悲剧的故事诗,而不是一首政治讽喻诗。
《长恨歌》是一篇具有高超艺术表现力的诗篇。作为一篇故事诗,它的篇幅并不太长,但是它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它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悲剧故事的始末。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端,首先写了杨妃的入宫、专宠;接着写了事变的发生,杨妃的惨死;然后写唐明皇的幸蜀以及回宫后对杨妃的笃诚思念;最后则以丰富的想像.构思了在蓬莱仙岛上杨妃亦不忘旧情的情景,完成了整个故事。正由于它刻画了人物,具有较完整的故事性,因而具有小说,特别是传奇小说的色彩,给人以特殊的吸引力。但作为一首诗来说,它又始终没有离开诗歌的素质,它语言精醇简练,感情浓郁,以情叙事,借景托情。诗中故事情节的每一发展,作者无不以情语出之,诗中对景物的每一描写,作者也无不以情来渲染。总之,生动、完整的故事性与浓烈的写情、抒情相结合,构成了这首诗的主要特色,也是它在艺术上最成功的地方。
《长恨歌》作为一篇故事诗,它的情节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开始,到“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主要是叙写杨氏入宫,李、杨在一起时的生活。作者在这一部分里,用极为夸张的语言,写杨妃的美丽和娇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同时,写唐玄宗李隆基对杨妃的专宠和纵情,“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这一段既写了杨妃的入宫和李隆基对她的专宠,以至发展到纵情的经过,又寄寓了诗人对他们纵情误国行为的极大的痛心和无限的感慨之情,“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诗人这样来写,就为后面事变的发生,悲剧的必然到来作了预示。
果然,“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发生了,故事转到了第二段。这一段主要写杨妃之死和李隆基对杨妃的不能须臾忘怀的思念之情。这时唐明皇的形象,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爱情悲剧的男主角了。诗中写马嵬坡杨妃死后,唐明皇心情十分痛苦。其遭遇和心境的变化.诗人是通过情景相托的表现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来的。“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前四句,是以情写景,借景托情,用萧索、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了幸蜀路途中悲凉的气氛;后四句,更借景物、月色、铃声等给予唐明皇的特殊感觉,表达出人物当时的悲痛心情。下面更以一定的篇幅,铺写了唐明皇重回长安后的情景,“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深刻地刻画了唐明皇回宫后“物在人非”的感触和悲哀。如果单纯作为一个历史故事,其情节至此,本已结束;但诗歌作者却未受此局限。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和富有才华的文笔,构思和描写了杨妃死后独居蓬岛仙山的故事,补足了对悲剧故事女主人公——杨妃的描写。在这一情节里,诗人描绘了杨妃“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的幽怨,描写了“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的相思,尤其是通过杨妃“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的不忘旧情的举动和“但教心比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旦旦誓言,丰满地刻画了杨妃执著于爱情的动人的形象。这最后一段的描写,虽然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但却完满地表达了这一爱情悲剧故事的主题,从艺术上说,它给故事涂上了一层为当时人们所喜闻乐道的传奇色彩,从诗的要求来说,它增强了以“情”感人的力量。
作为一首故事诗来说,它有情节的推移、转换,但从全诗来看,它又一气旋折,完全灭去转落之痕。如写杨妃被选人宫廷,只用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两句过渡;写安史之乱爆发,明皇幸蜀,只用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两句过渡;写马嵬之变,悲剧的发生,只用了“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两句带过;写仙山觅魂的情节,又用“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人梦”两句推引。诸如这类转折接榫处,作者都构思、处理得十分自然、精炼而且形象生功,既保持了故事发展的层次和连接,使之不断其脉络;又保持了诗歌体裁所要求的凝练、含蓄和抒情的色彩,充分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以上是从《长恨歌》总的构思和结构来说,至于这首诗的每一局部,每一细节,也无不精美、诱人。我们读这首长诗,宛如步人一座雕梁玉砌的殿堂,一檐一壁,一柱一石,无不佳美,精到。如开端部分写杨妃的入宫,用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语,这既缘上文写了“汉皇”的重色和无所不到的寻求,又写了杨妃的终难自掩的容颜丽质,“难自弃”三字,可谓一鼓双敲,善于足意。又如下文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写杨妃的顾盼生姿;用“侍儿扶起娇无力”,写杨妃的娇媚之态;用“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妃的美丽、哀怨的形与神,细按之,均有工致入画之妙。诗中还善于通过对人物意态和活动的细节描写,深刻地写情达意,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写唐明皇幸蜀归来复又经过马嵬坡时,诗中用“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表现唐明皇的痛苦、留恋、怅恨之情;接着下面又用“东望都城信马归”,形象地写出了唐明皇由于失去杨妃,而余痛在心,虽东归长安,也无情无绪的样子。又如诗中写方士去仙山叩寻杨妃的一段,杨妃闻讯后,先是“九华帐里梦魂惊”,次是“揽衣推枕起徘徊”,最后是“花冠不整下堂来”,分别依次地写出了杨妃闻讯之后的那种先是吃惊,后又半信半疑,最后则急急欲与使者相见的整个心理过程。正是由于《长恨歌》在每一细节上都有这样无意不透、无语不灵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它能够生动、传神.博得人们永远的传诵。
《长恨歌》是一篇所谓写“风情”的作品,其所写的又是一桩宫廷的爱情故事,但它的整个风格却不流于浮艳。我们如果把这首诗与六朝时期的那些写宫廷男女生活的诗相比,就会发现它们的巨大区别。其所以如此,是与作者的思想高度与作者创作这首诗的严肃态度分不开的。在《长恨歌》故事的前一部分,虽然由于故事发展的需要,诗中也写到李、杨前期的宫廷生活,甚至叙写了李隆基的纵情声色和杨妃的逞媚邀宠,但作者所持的不是欣赏的态度,对那一段生活不是作自然主义的描写,而是持批判的态度,作了概括性的艺术处理,因此它与历史上的那些肆意渲染淫靡色情的所谓香艳诗,在性质上乃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长恨歌》所要着意表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主题,诗中写李、杨的情和事,主要放在他们身罹不幸之后,重点在表现一对男女在爱情上的笃诚和他们生死不渝的信念,也就是说,作者所同情和借诗篇所歌颂的,是爱情的专一和坚贞,这无疑是严肃的,所表达的感情是感人而美好的。
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曾不无自负地题写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长恨歌》和<秦中吟》虽属不同题材,不同思想感情和风格的作品,但它们都是诗人白居易的力作,都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