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
作者:苏轼 文章ID:923 浏览:
永遇乐·明月如霜①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②,铿然一叶③,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④,为余浩叹。
【注释】
①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
②紞:象声词,击鼓声。
③铿:象声词,金石声。此状叶落之声。
④黄楼:在徐州城东门,苏轼守徐州时建。
【译文】
明亮的月光如浓霜铺满大地,好风吹来像流水似的柔软,清夜光景无限美好。曲折的港湾有鱼儿在跳跃,圆盘似的荷叶倾泻着露珠,这一切在寂寞中都没有人看见。半夜鼓声砰砰,落叶发出脆响,惊断了好梦,使我黯然心伤。夜色茫茫,梦中之人再也无处寻找;醒来后我走遍了小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这已厌倦天涯宦游的行客,一心想着去归隐的山问小路,故乡家园真令我愁思欲绝、望眼欲穿啊!燕子楼已经空了,佳人又在哪里呢?门户紧闭也只能徒然地锁住楼中的燕子罢了。古往今来,都像是梦,这梦又何曾醒过呢,有的只是往昔的欢乐和如今的愁怨。我想,将来也一定会有人,对着黄楼的夜景,为我感慨而发出长叹的。
【赏析】
上阕写在清纯的环境中入梦及梦醒后独行小园的情景,所见种种“清景”均可能入梦。“梦”而言“云”,谓梦的飘渺迷蒙,正如楚王游巫山云雨般短促和神志恍惚。下阕开头转写身世飘零,萌生归隐山中的思想和怀念故乡的愁情。接着由关盼盼事联想人生无常,古今如同一梦。结尾由自己向燕子楼浩叹联想后人将面对黄楼而为我浩叹,感悟人生正是轮回、重复在“旧欢新怨”的怪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