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李之仪《谢池春·残寒消尽》

发布时间:2012年1月4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30日
作者:李之仪  文章ID:960  浏览:

谢池春·残寒消尽①
李之仪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馀红②,风沼萦新皱③。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④,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注释】
    ①谢池春:调名取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诗意。
    ②敛:收拢,聚集。
    ③风沼句:风吹过池沼荡漾起新的皱纹。
    ④移带眼:移动皮带之眼孔,谓腰细而消瘦。

【译文】
    最后的寒冷都已消失,疏稀的雨下过,已是清明之后了。花间小路还留有余花残红,风过池沼,水面上回环着新起的皱纹。小燕子在庭户间穿梭,飞扬的柳絮沾住我的衣襟衫袖。时光正大好,白昼仍迟迟。这一切给人感受之浓烈,真如喝了酒一般。
    多次移动腰间革带的孔眼,白白地就这样精神不振、体态消瘦。见不着她,又要想念,见着了她,又感到跟原来一样。我不禁想问:与其这样不断地相见,倒不如长久生活在一起,岂不更好?天永远不会老,人没有能成对,我姑且将这番憾恨,托付给庭前的杨柳。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相思之情的佳作。上阕写景,交待节令和时间,“花径”以下两组对句极有层次地描绘春的色彩与活力,展现出具有芳春傍晚特征的种种景物,为下阕抒情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铺垫。下阕写别情。开头“频移带眼”,其实是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浓缩,形象真切传神。以下数句道出人之常情。最后四句,言上天无情,因此“人未偶”的孤独,也必然永远存在。只好将无限情恨托付给庭前的杨柳。全词一气贯下,艺术地表达了主题。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时彦《青门饮·胡马嘶风》
  • 下一篇: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推荐文章】

  • 潘牥《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生怕倚阑干)》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生怕倚阑干)① 潘牥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

  • 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剪红情)》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剪红情)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①,花信上钗股②。残日东风③,不...

  • 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

    秋霁江水苍苍① 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千秋岁数声鶗鴂① 张先 数声鶗鴂②,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

  • 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芳莲坠粉)》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芳莲坠粉)① 姜夔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②。无端抱影...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①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

  • 【最新文章】

  • 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 卢祖皋《宴清都·春讯飞琼管》
  • 潘牥《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生怕倚阑干)》
  • 姜夔《霓裳中序第一·皋正望极》
  • 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 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卷尽愁云)》
  • 吴文英《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采幽香
  • 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剪红情)》
  • 史达祖《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 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
  • 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 张先《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 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