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消逝的灯火

发布时间:2020年7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张炜  文章ID:44317  浏览:

【原文】
    消逝的灯火
    张炜
    ①现在的灯比过去更亮也更多了。城街的灯璀璨逼人,形状各异,是现代城市最得意的装饰,已经超出了实际照明的需要。这是一种浪费,还是适得其所的艺术,还得好好讨论一下才好。
    ②增多的灯饰使一切场所变得更亮,在给人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似乎带来另一种不适。
    白天就已经很亮了,夜晚如果太亮,就使昼与夜的区别减少了。我们还会想念朦胧的灯火,想念街巷里的阴郁感。大树滴着夜露,月亮爬上来,地上浮一层荧光。这一切都会被强大的现代照明破坏。
    ③另有一些灯火消失了。它们也曾经是先进和文明的象征,不久又成为落后的代表。煤
    油灯、罩灯、桅灯、汽灯,它们当年使人产生了多少惊喜,连关于它们的回忆都是温暖和亲切的。
    ④在野外,那些于远处闪亮的灯火可能是看林人的煤油灯,也可能是鱼铺老人的桅灯。在瓜田里,看瓜老汉的灯也是桅灯,它就被挂在草铺的柱子上。神秘可人的夜之原野,有多少美好的感觉源自这些闪烁的、若有若无的灯火?【如果没有它们,那么原野就是空洞的,没有眼睛的,没有召唤的,没有希望的。】
    ⑤夜晚的点点灯火从遥远处透过来,那是多么好的安慰和期许。只要走近它们,就有故
    事,有水甚至吃的东西,有未知的一切。孩子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单纯,他们不会过多地想到其他危险,而只会热情地兴冲冲地走过去。如豆的光明也有更大的感召力,他们只需迎向它们。
    ⑥鱼铺里的老人是最有意思的,他们让童年趣味横生。老人日夜伴着海浪,孤独了只会抽烟喝酒。因为太孤独了,所以他们酒喝得太多,烟也抽得太多。他们周身的酒气直啥人的鼻子,见了小孩子就两眼发亮,像打鱼的人发现了大鱼。他们捉住小孩,想让他哭。小孩不哭,他们就掀开羊皮大衣,把他收到衣襟内,然后往他颈上喷一口浓浓的烟。一番捉弄之后,小孩就哭了。为了哄小孩止住哭声,他们就拿出鱼干和地瓜糖之类,小孩就笑了。之后就是讲故事,讲有头无尾的妖怪故事,小孩又吓哭了。
    ⑦看林人的铺子比鱼铺高大,主人个个有枪。他们的故事总是与枪有关。这些人的枪筒
    子上堵了一撮棉花,这个景象让人永远难忘。看林人的身体比鱼铺老人的强壮,因为他们常常要离开铺子去林中追赶猎物。这些人到了夜晚就把大狗唤进铺子里,让它挨紧他们睡觉。大狗偶尔抬头谛听,嘴里发出声音,大人就丢下一句:“毛病!”大狗于是又垂头睡了。主人讲故事时,大的又抬起了头,听着,再抬高一点头,叫一声,主人于是说:“又来人了。”他迎出一看,又来了几个少年。
    ⑧瓜铺里的老人烦烦的,把一切夜间来热的人都当成不怀好意的人。他们吝啬至极,这是职业的特征。来的人逗他说:“口渴了,给咱点水喝吧!”他说:“喝水水不开。”“那就给咱个瓜吃吧!”他恶声恶气地答:“吃瓜瓜不熟!”不过他偶尔也有高兴的时候,那会儿他整个人全变了似的,轻手轻脚出去一趟,回来时就抱着一个又大又亮的瓜。在灯光下,这个瓜真好看,还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他不是用刀,而是用拳,“嘭”一声将瓜击碎。不规则的瓜块格外甜。看瓜老头说:“知道吗?瓜一沾了刀,就有一股馊味儿,绝对不能沾铁器。”
    ⑨桅灯是野外才有的,它不怕风。它被挂在木柱上、被提在手上,无论怎样都让人喜欢。
    ⑩我有三十多年没见过桅灯了。
    (摘自《十月》2017年第五期)

【问题】
    16.文章写“消逝的灯火”,为什么从“现在的灯火”写起?(4分)
    17.那些“消逝的灯火”带给“我”哪些“温暖和亲切的回忆”?请简要概括。(3分)
    18.说说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19.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消逝的灯火”的含义。(4分)

【参考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时间是一年的第一
  • 下一篇:5.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总结会,依据要
  • 【推荐文章】

  • 秋雨叹三首(其二)

    【原文】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

  • 高阳台

    【原文】 高阳台 [南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

  • 念奴娇·过洞庭

    【原文】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 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

  • 草书屏风

    【原文】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 燕子来时

    【原文】 燕子来时 王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 好雨知...

  • 【最新文章】

  • (1)“舟”常见于古代文人的笔下,但妙用不
  • 冥冥寒食雨
  • 不平的镜子
  • 中国之蒿
  • ①作为“人”学的儒学,要树立起以“仁”为至
  • 芦苇
  • 甲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
  •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
  • 敲铜锣的孩子
  • 南北供暖线指由政府补贴的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 量子世界的“中国神探”
  • 音乐性的美
  •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