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发布时间:2021年2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6897  浏览:

【原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问题】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
    B.正【患】已不能知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而】伯乐不常有    德彝惭【而】退
    D.虽有千里【之】能    上诘【之】
    10.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D.安可/诬一世之人
    1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多次提到“千里马”,方式多样,直称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名马”,表述委婉,意在其中,代称如“其”“之”,表意简洁含蓄。
    B.乙文通过细节描写刻面人物,“上令封德彝举贷”“上诘之”“岂借才于异代乎”体现唐太宗的焦急与不满,塑造出唐太宗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在表达方式上,甲文偏重议论,乙文偏重记叙;甲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行文中洋溢不平与悲愤,乙文直述其事。
    D.甲乙两文都讲有关人才的问题,但着眼点不同,甲文主要阐述了“天下无马”的观点,乙文则把关注点放在如何选拔任用人才上。
    12.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3.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结合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锦彝存在哪些问题?(4分)
    14.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你会向唐太家举荐谁?请从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一个古代人物,并从“德”“才”两方面具体说出他的长处。(3分)

【参考答案】
    9.B
    10.C
    11.D
    12.(4分,第小题2分)(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2)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13.(4分,句子2分,问题2分)句子:其真不知马也。(2分)问题:不能知人善用、善取其才;(1分)不善于自省,遇事推责。(1分)
    14.(3分,推荐人物1分;理由2分,“德”“才”各占1分)
    示例一:我推荐唐睢,因为唐睢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有一颗爱国之心;而且他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处事不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
    示例二:我推荐范仲淹,他忧国忧民,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军事才能卓越,镇守西北边疆,抗击西夏入侵,为国立功。
    【参考译文】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能的人,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没有举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自古治理国家达到大治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忧虑自己不能辨识人才,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善用语言的力量
  • 下一篇:中国陶瓷史上最重要的一页:釉陶的开始
  • 【推荐文章】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早发

    【原文】 早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

  •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原文】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1】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 约客

    【原文】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 柳 咏柳

    【原文】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

  • 【最新文章】

  • 8月19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媒体给
  •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
  • 父亲的车后座
  •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一次
  • 乌江项王庙
  • 西塘的心思
  • 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
  • 剧院里哪些座位听得最好
  • 很多人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常为了买到
  • 愿借丹青写风神
  • 喝热水也能消暑降温吗
  • 楚人隐形
  • 21.某校初三(1)班将开展以“传播正能量,从
  • 刘铎传
  • 见苏仁仲提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