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野泊对月有感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周尹潜  文章ID:48447  浏览:

【原文】
    野泊对月有感
    周尹潜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字尹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尝为岳州决曹掾。苦思为诗,与陈与义等人多有唱和。本诗大约作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当时北宋已亡,高宗即位临安(今杭州),立足未稳,金兵南下,苗傅、刘正彦又在杭州胁迫高宗让位,到处兵荒马乱。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③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

【问题】
    (1)有人说,本诗题目就表明了作者漂泊无归之感。请问哪个词语体现了这层意思?试结合诗歌内容略加分析。(4分)
    答:【    】
    (2)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参考答案】
    (1)“野泊”(1分)。诗的第一句实际照应了题目,“江月”点明了“野泊对月”(1分)。第二句“逋逃”言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1分)。第六句“浪卷”再扣“野泊”二字(1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归、忧国伤时的感情。起句破空而来,忧愤满腹,领起全篇。“乱”字点明时世感慨,“可怜”二字已逗露情怀。颔联中的“角声”暗喻兵祸。尾联“欲问行朝旧消息”,从自己流落他乡,想到朝廷动乱,由忧虑自己到忧虑朝廷;尾句“眼中盗贼尚纵横”则把遍地兵荒马乱的情景写足了。(意思对即可)(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蛋俗品谈
  • 下一篇: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
  • 【推荐文章】

  • 高荷

    【原文】 高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 赋得自君之出矣

    【原文】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根的神韵

    【原文】 根的神韵 张和平 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

  • 终南山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台,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

  •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

    【原文】 山坡羊 西湖杂咏 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①面。叩逋仙...

  • 【最新文章】

  •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 5G,连接美好未来
  • 芬芳的蜡梅花
  •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
  • 杜公讳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也。其为大臣,
  • 高荷
  • 历史巨流浩荡前行,推动并激发着多少人物登场
  • 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
  • “黑金”石墨烯
  • 一针一线皆关情
  •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洁净煤带来的错觉
  • 前门箭楼的燕子
  •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