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叶子肃诗序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徐渭  文章ID:51742  浏览:

【原文】
    叶子肃诗序
    徐渭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其情坦以直,故语无晦;其情散以博,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而能遣;其情好高而耻下,故语虽俭而实丰。【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
    注释: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叶子肃,徐渭的朋友。衡,标准、尺度。散以博:散,自由,不受格律约束;博,广博开阔。

【问题】
    10.上面文言文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诗文写作观念?请简要概括(3分)
    11.为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或翻译(5分)
    (1)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3分)
    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翻译:【    】

【参考答案】
    10.写作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只是重复别人曾经说过了的东西。(或“写作重在写出自我,切忌模仿他人”之类;3分,意思符合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字句)
    11.①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
    【评分标准】在“/”三处断句,其余处不断或在“//”处断句,得3分;“/”处一次不断扣1分,直到扣完3分为止;在“/”和“//”之外断句,每断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不得负分。
    ②译文示例:
    这样的作品即使模仿得极其精妙逼真,还是免不了象鸟在学人说话一样。
    (共2分,一个小分句1分,意思符合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字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叶子肃诗序》
    人有学作鸟的语言的,他的声音象鸟,但本性还是人;鸟有学作人的语言的,它的声音像人,而本性仍然是鸟。这就可以划定人与鸟之间的不同特征了。现在那些作诗的,又有什么和这不一样呢?他们不是出于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剽窃已经说过了的东西,并且标榜说这一首诗是什么体,那一首则不是;这一句像谁的,那一句则不象。这样的作品即使模仿得极其精妙、极其逼真,还是免不了像鸟在学人说话一样。
    至于我的朋友叶子肃的诗,就不是如此。他的作品情感坦荡而直率,所以语言不隐晦;他的作品情感自由而开阔,所以语言不受拘束;他的作品情感喜悦多而忧愁少,所以即使用语苦涩也能排遣(忧思);他的作品情感追求高尚而以卑下为耻,所以语言即使很简略而含义却很丰富。这就是所谓出于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剽窃已经说过了的东西啊。就他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来评论他自己所发表的,提醒他改正细小的缺点,从而不断精炼到极其纯净的境界,这就是我徐渭所要奉献给叶子肃的话啊。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也。浑沈雅有器量。袭父爵京陵侯,辟
  • 下一篇:汉江临泛
  • 【推荐文章】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早发

    【原文】 早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

  •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原文】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1】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 约客

    【原文】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 柳 咏柳

    【原文】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

  • 【最新文章】

  • 8月19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媒体给
  •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
  • 父亲的车后座
  •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一次
  • 乌江项王庙
  • 西塘的心思
  • 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
  • 剧院里哪些座位听得最好
  • 很多人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常为了买到
  • 愿借丹青写风神
  • 喝热水也能消暑降温吗
  • 楚人隐形
  • 21.某校初三(1)班将开展以“传播正能量,从
  • 刘铎传
  • 见苏仁仲提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