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听蜀僧濬弹琴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李白  文章ID:53753  浏览:

【原文】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1】。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2】,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3】。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琴曲名。【2】绿绮:古琴名。【3】有《风入松》琴曲名。

【问题】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前两联叙述并描绘卢子顺所弹琴声仿若寒松在风中发出的悲凉之音。
    B.第二首前两联叙述并描绘蜀僧弹奏的乐声像连绵的高山涧谷中的松涛一般。
    C.两首诗都重在表现琴乐的艺术魅力,所以诗人都没有写弹琴的时间和地点。
    D.两首诗不仅描绘了音乐所引发的听者的艺术想象,而且还暗示了乐曲名称。
    13.咏乐诗中往往会融入诗人的感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融入自己听不懂幽人所弹琴曲、不能做其知音的愧疚之情。
    B.第一首隐含了对弹琴之人在洁白的雪花纷纷飞扬中乱弹琴的批评。
    C.第二首用“为我一挥手”表达蜀僧用弹琴的方式来寄寓离别之悲。
    D.第二首用“客心洗流水”表达听了动人的琴声后受到陶冶的感受。
    14.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
    12.(3分)C(第一首诗提到了弹琴的时间“月夜”,第二首诗中“不觉青山暮,秋云暗几重”也暗示了弹琴的时间,故选项中“均未提及弹琴的时间”有误。)
    13.(3分)D(A项诗人自己并非听不懂幽人所弹琴乐,也没有因此而来的愧疚之情。诗人是对弹琴人得不到世人欣赏而发出知音难遇的感慨,也隐含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叹。B项曲解了“白雪乱纤手”的内涵——纤手弹奏之中仿佛可以看到白雪纷纷扬扬飘舞的情景,可见弹琴人琴艺高超;同时,也用“白雪”暗含了所弹琴曲的名称。C项“为我一挥手”是正面描写蜀僧弹琴的动作,“为我”表明弹者与听者的友情,“挥手”是描摹弹琴的动作,而非告别。)
    14.(6分)(如有其它合理角度,且分析正确也可以给分。)
    答案示例:
    第1首诗用议论的笔法结尾,“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两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世上没有人赏识弹琴者的感慨,也暗含了怀才不遇的伤感。(3分)
    第2首诗以景结情,用“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句中碧山黄昏秋云显现的景象暗含了对弹琴者让人陶醉的艺术水平的赞美。(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②子贡问友。子
  • 下一篇:跟着父亲读古诗
  • 【推荐文章】

  • 秋雨叹三首(其二)

    【原文】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

  • 高阳台

    【原文】 高阳台 [南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

  • 念奴娇·过洞庭

    【原文】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 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

  • 草书屏风

    【原文】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 燕子来时

    【原文】 燕子来时 王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 好雨知...

  • 【最新文章】

  • (1)“舟”常见于古代文人的笔下,但妙用不
  • 冥冥寒食雨
  • 不平的镜子
  • 中国之蒿
  • ①作为“人”学的儒学,要树立起以“仁”为至
  • 芦苇
  • 甲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
  •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
  • 敲铜锣的孩子
  • 南北供暖线指由政府补贴的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 量子世界的“中国神探”
  • 音乐性的美
  •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