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931  浏览:

【原文】
    ①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及戊立为王,胥靡①申公。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
    ②兰陵王臧既从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为御史大夫。绾、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招传从。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上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③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此欲复为新垣平②也!”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申公亦病免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
    【注】①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徒刑。②垣平:汉文帝时赵人,以望气附会人事,诈伪被揭露后,下狱诛死。

【问题】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    )
    (2)申公愧之(    )
    (3)复谢宾客(    )
    (4)以让上曰(    )
    17.下面各项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1)此欲复为新垣平也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B.(1)上问治乱之事
    (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C.(1)即以为太中大夫
    (2)安车以蒲裹轮
    D.(1)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
    (2)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
    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文章结尾不惜笔墨叙写申公弟子的意图是。(2分)
    20.简析申公这一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6、(1)完成
    (2)以……为愧,对……感到羞愧
    (3)谢绝、推辞、辞谢
    (4)责备
    17、C
    18、从远方慕名而来像申公求学的人有一千多人,申公只把《诗经》作为讲解的依据来教学,没有解释经文的著作(作为参考),自己都有怀疑的东西就空着不讲。
    19、侧面描写,衬托出申公为人为学的品质。
    20、做人清高自尊,质朴直言;为学执着严谨,学识渊博。(举2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双调]水仙子·次韵金陵怀古
  • 下一篇:题尔遐园居序
  • 【推荐文章】

  • 念奴娇·自述

    【原文】 念奴娇 自述 【明】高启 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戊辰即事

    【原文】 戊辰即事① (宋)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

  • 古城春望

    【原文】 古城①春望 [明]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 咏怀

    【原文】 咏怀 阮籍①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

  • 【最新文章】

  • “刷子李”“张大力”均为当代著名作家【 】
  •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 番茄拥有双重身份
  •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 新与旧(节选)
  • 商鞅(选段) 这错不该犯
  • 时尚减肥“轻断食”
  • 当代文学创作的“轻”与“重”
  • 宁古塔的塔
  •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
  • 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
  •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是1912年
  •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引发了业界人士
  • 圆明园的毁灭
  • ①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