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故乡的菜和瓜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6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55  浏览:

    农谚说:“十亩田,一亩园。”农田作业除种植粮棉以外,用零零星星的小块地做个菜园早就成了故乡人的一种嗜好。只不过生活富足后的故乡人种植菜园和瓜往往以自给为目的,不去专注于商品交换了。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和生活的习惯,故乡人种植的菜和瓜品种并不多,随摘随吃的也只有大蒜、豆角、西红柿、黄瓜和洋葫芦等。大蒜是故乡人爱种的蔬菜,也是故乡人长年累月吃菜离不开的一种。每当小麦抽穗的时候,正是大蒜抽薹的季节。这时日,故乡人常常是一家老小全去弓着腰拔蒜薹。家入捆蒜蔓时,总带着一种充盈的笑意:收拾停当,便唱唱咧咧地腌起来。当新蒜下来之后,孩子们吃蒜瓣的模样就更有浪漫风味儿啦!你听那歌谣:“锅饼饼,蘸辣椒,越吃越上膘;好面馍,就蒜瓣,越吃脸蛋越好看!”大人们听后会倏然生出欣喜,心安理得去咀嚼孩提时的甜蜜,忘记了一切疲劳和忧烦。
    故乡人的豆角,多种在地头地尾。土壤松软,粪肥厚,豆角的藤蔓可以恣肆地伸展开去,装点得满地青碧如诗。豆角那小巧玲珑的花朵如碧天里的星星,如翡翠里的明珠,点点团团,映衬着美的乡野。
    摘下的豆角,或炒或炖,或煮或拌,均可弄出好味道。
    西红柿饱尝了煦暖的阳光,那灯笼似的果实便洋溢着丰盈的红艳艳的微笑。这时候,孩子们总在菜园里玩,挤鼻子弄眼睛地脱了鞋子赶趟儿。抱着未满周岁孩子的大嫂常来这儿转一转尝尝鲜,腆着大肚子的二嫂也笑盈盈地来兜兜风并顺便寻点下锅菜,婆婆、奶奶也要来这儿乐一乐,聚一聚,谈点张家长李家短,儿女婚嫁、子孙前程。整个菜园便成了乐园,蛮有诗情画意的。
    至于黄瓜和西葫芦,则种在房前屋后,房顶上和院井中插上了很有乡土风味的棚架子。藤蔓将棚架爬满后,瓜棚架就成了很有特色的凉棚。在棚下可以吃饭、饮茶、纳凉、下棋,总让人清神爽心,乐趣无穷。洋葫芦雪团般的花儿有着淡淡的香味儿,月光一样的太阳照在花蕊上,一只只白蝴蝶、黄蝴蝶便在葫芦花的清香中翻飞,用那长长的触须去采食那粉状的花蜜。
    夕阳还有一杆高的时候,孩子们便乐呵呵地掐下一朵不结果的雄花,轻轻摆弄着蒂部,待蝶子趴在上面并伸出触须的时候,便猛地捏紧了花蒂,那蝴蝶就成了“瓮中之鳖”了。这种捉蝴蝶的游戏就像钓鱼,颇需要耐心和智谋,这仿佛比在夏夜捉那土里土气的蝉的幼虫更具有吸引力。再加上小伙伴的争强好胜,相互攀比,捉蝴蝶的游戏简直成了一种有声有色的体育竞赛。
    假日,我回到故乡,亲眼目睹了孩子们的雅兴,便对大人们说:这种洋葫芦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授粉得靠虫媒,那蝴蝶正是替葫芦授粉的,捉多了,葫芦便结少了,就别让孩子捉了。不料,大人们竟摇摇头,说这有什么,少结几个葫芦有啥,不能为此而败了崽们的雅兴。
    故乡人的“种菜哲学”就是这样,有悖科学但很称人意,如那番话语,极有情味,像三月的阳光。
    也正是从故乡人种菜的哲学里,我才懂得了什么是乡人,什么是乡音,什么是乡情。
    我感谢故乡的菜和瓜。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芝麻官”余晔
  • 下一篇:不得不说的烦恼
  • 【推荐文章】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小台灯

    我的学习小天地是一个不小的写字台。台面的左边摆着我的课外读物和工具书,右边是一...

  • 白色风车(叙事篇——素材细腻、意境优美)

    【正文】 白色风车(叙事篇 素材细腻、意境优美) 秋雁迁 她们说,只要连续九天望着...

  • 发现和领略世界的每一面

    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

  • 梦想伴我前行

    理想是指南针,给陷入迷雾的人们引导方向;理想是路,引导你到黎明:理想是风浪的小...

  • 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

    去年暑假的一天,天空中一丝风也没有,闷热得像个大蒸笼。周围的树木都无精打采的,...

  • 【最新文章】

  • 分享
  • 分享
  • 分享爱的温暖
  • 老爸的“自力更生”(叙事篇——细节生动、趣
  • 盛满阳光的箱子(叙事篇——妙设悬念、情真意
  • 当我被欣赏的时候(叙事篇——铺垫充分、活泼
  • 怪味巧克力(家庭,四年级)
  • 理发(家庭,四年级)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 灭蚊灯
  • 心爱的削笔器
  • 小台灯
  • 蓖麻(四年级)
  • 满天星菊花(四年级)
  • 今天真开心(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