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三读丰子桤(2200字)

发布时间:2012年8月21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30日
作者:戴冰  文章ID:5090  浏览:
三读丰子桤
戴冰
导读:
    作为一名初中生,能如此深刻地赏析和解读丰子恺的漫画和散文作品,实在令人赞赏。作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所以他对丰子恺的漫画作品能从颜色、构图、气韵、题诗等方面来欣赏,并能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品味;他能将丰子恺与林语堂的散文作品在语言风格上作比较,能在丰子恺感受生活的能力方面做分析。而且这种分析是鞭辟入里、得其精髓的,而非肤浅议论和泛泛而谈。文章的“三读”部分虽然简短,但绝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者正是理解了丰子恺作为“生活家”的一面,才对他的作品有了准确深入的把握。文章按“初读”、“再读”、“三读”写来,层次清晰,条理井然,让读者对丰子恺这位艺术家、作家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也是这篇文艺评论作品的价值所在。
----
三读丰子桤
戴冰
    初读丰子恺,他是一位笔下生花的漫画家。
    一堂小学语文课,内容为中国漫画的欣赏。语文老师对中国漫画的概况以及漫画的欣赏方法作了精要的介绍,还说,被我们奉为漫画“至尊”的那些日本连环画,论画功论格调其实都不是精品。在我们羞愧的目光中,老师写下了几部最出色的中国漫画的名字,在这其中我最先找到的是丰子恺的《古诗新画》和《儿童漫画》。
    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动哦。从没有想过,《古诗新画》这黑白二色,笔画寥寥的方寸小图,竞能让我初品惊艳,再品回味悠长。《古诗新画》中的第一篇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楼,一月,一背影而已,只觉得有一种安静的气息,慢慢笼住了我,心绪变得淡淡的。后来偶然间想到:这词与画的意境如此契合,只怕是李煜先看过这画后,再题上词的吧?不管是做皇帝还是做阶下囚,李煜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心境去独赏这月色。
    《儿童漫画》却不同,我对它的着迷程度与我的年龄同步增长。初看时未免有些失望:画上的那些事情我今天还刚刚做过呢,有什么好新奇的?但后来,我每看一遍,都收获到比从前更多的体会。前两天翻到《兴味》,上面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专心织毛衣,那毛衣有不少由于织错而形成的小洞。我看后竟痴了:这可不就是十年前那个织红围巾的我吗?那时我的手小得只能算是肉球球,但并没被长长的织农针、长长的毛线吓倒,硬是从妈妈那儿学会了一点点入门的织法。所谓入门,就是仅会那一种“平针”,想织条围巾,连给它起头收尾的那两行都不会织,但织出其余的那些浩如烟海的几百行,对我来说已算是够难的了。我的手毕竟不灵巧,眼力毕竟不敏锐,性情毕竟不平和。刚开始时不是织错了行,就是弄乱了针法,而且总是越补救越糟,心烦得简直想把它扔到地上踩两下。每当这时只好向妈妈求救了,她虽然会好几十种让我眼花缭乱的针法,但此时却故意不对我的“作品”做过多的修补,仅仅将问题最严重的几节调好,而不是把所有出错的地方都拆了,再重新帮我织好。没过几天我的“技艺”便纯熟多了,致命的错误总算不犯了,每遇到些小问题时,妈妈便鼓励我自己继续往下织。那个冬天,我亲手织好的红围巾像一个总有着冒不完热乎劲儿的小火炉,让我的脖子温暖了一整个冬天。
    现在,这条围巾是我幼时的珍品之一,虽然上面有不少漏织的小洞,而且由于不断的织错——放线修补,围巾的末端比初端竟粗了一倍有余。每看到这些“妙手偶得”,我总会被它们逗乐,同时对自己羡慕得要命:我的童年是这样的美好。这红围巾如果被丰子恺看到,他肯定会笑的,但绝不是嘲讽的笑,而是为儿童那带着认真劲儿,带着傻气,最本色的一举一动感到无限趣味的笑。他一定会把我的围巾画下来,或许还会画上我。
    我要感谢妈妈,她没有用自己的水平来要求我、改变我,而是任我的天性得到最自然的展示;我也要感谢丰子恺,他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一双善于记录美的妙手。他们让我在长大以后,越加坚信了自己的幸福。
    再读丰子恺,他是一位笔下生花的散文家。
    《缘缘堂随笔》是另一位语文老师推荐的,他说,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朴实,也非常精彩,是丰子恺写的。老师对那“非常”二字近乎咬牙切齿的重读,催我迅速从图书馆借到了《缘缘堂随笔》。看了几篇文章,我便深信:丰子恺的散文和他的漫画一样,也为我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我竟是从没有读过这样的文章的,都说林语堂的文章是闲适派的代表,可与丰子恺的一比,我觉得未免像大观园中的稻香村——人造的自然。比如在《论读书》中,林语堂对自己“仅是说说看法而已,并不企图改变年轻人的读书观念”作了太多太多的重复,吃力且造作,失去了力量。而丰子恺则是“润物细无声”,他那艺术般的眼光,佛理化的思考,幽默的口吻,让人自然而然受到感染。都说高明的写手用不着堆砌华丽词藻,而读丰子恺的文章又何止是在看他写的朴实文字,简直就是在听他说大白话嘛,但这又毫不显得粗俗,而是清新可喜的,让人如沐春风。用贾探春评贾宝玉所买的小玩物的说法,就是“朴而不俗。”
    有一段文字是我极爱的。丰子恺打开了一大箱旧物来,“每一件东西都告诉我一段旧事,我仿佛看了一幕自己为主角的影戏”,里面有一把从前用来描油画的调色板刀,丰子恺现在准备用它切芋艿、削萝卜。他说:“它也许曾经跟随名贵的画家,指挥高价的油画颜料,制作出一等奖的作品来博得沸腾的荣誉。现在叫它切芋艿、削萝卜,真是委屈了它。但芋艿、萝卜中所含的人生的滋味,也许比油画中更为丰富,让它尝尝吧。”如果丰子恺不是一个以平等的眼光去感受万物的人,哪里会写出这样的话来。刀啊刀,你运气真不错啊。
    他可真是一个好爸爸呢!和丰子恺的漫画一样,他的孩子也是他写文章时的模特。他羡慕、佩服甚至崇拜自己的孩子,认为他们“直率,自然,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他最心疼的事情是儿女的长大,生怕他们变得“退缩、顺从、妥协、屈服”。我倒觉得,如果丰子恺能成功地将自己的处世态度感染儿女的话,儿女们的“直率,自然,热情”就会得以保存了。
    三读丰子恺,他是一位生活家,春天就在他的心里。
    他的自然从哪里来?他的幽默从哪里来?他的慈爱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进一步说,他通过对生活的阅读和体会,发现了、具备了与美好生活相和谐的美好品性,并以之感染了他人。他是如此的善于享受生活,发现美,在不完全美好的世界上,保持了美好的心境。
    并不是人人都会成为丰子恺式的漫画家和散文家,那需要一定的天赋。但能否成为丰子恺式的生活家,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在后天、在成长中依然葆有童年时的慧眼、慧心。
    我们不妨试着去做做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 下一篇:《宋氏家族秘闻》读后感(1500字)
  • 【推荐文章】

  • 小兴安岭素描

    去年暑假,我和表哥进入了故乡小岭森林区。 刚刚进入林子,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排排穿着...

  • 我做了一回主

    话题设计: 在生活中,我们做事常身不由己,在家中我们要听父母的:在学校,我们要听...

  • 我长大了

    我家住在浦东,由于种种原因,上学在浦西。从一年级起,我都由爸爸妈妈送着上学。 四...

  • 金秋梨香

    导读:小作者在文中通过一系列的比拟句,形象地描写出江湾的梨不仅个大而且味美,读后...

  • 听雨

    春节到了,春寒也接踵而来。雨飘洒起来了。点点滴滴,淋淋漓漓,迷迷蒙蒙,淅淅沥沥。...

  • 大自然警号长鸣(1300字)

    点评: 在议论文中,说明是议论的依据,说明为议论服务。 《大自然警号长鸣》是一篇议...

  • 【最新文章】

  • 苦尽甘来——读《苦瓜》有感
  • 喷泉
  • 难忘啊,那一抹馨香
  • 导读:
  • 我爱你,祖国
  • 名与实
  • 端午节演讲稿
  • 破碎的美丽
  • 我再也不玩电脑游戏了
  • 创伤
  • 狗口遇险
  • 我的家乡
  • 山乡的变化
  • 小刺猬(500字)
  • 猴子(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