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勤能补拙(议论文:对比、类比的双重应用,事例充足)

发布时间:2019年4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郑梅  文章ID:39255  浏览:

【方法三:比较论证】
    比较论证是一种常见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可分为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两类。
    所谓类比论证,是指选取几个相似的实例进行论证,展开由此及彼的推理。使用类比论证时,要选取同类的材料,切忌主题不统一,从而产生歧义。
    所谓对比论证,是指从正反两方面对文章的论点进行剖析,在比较中树立正确的论点。使用对比论证时,所选取的正反观点和实例要立场分明,有很强的对立冲突感。

【正文】
    勤能补拙(议论文:对比、类比的双重应用,事例充足)
    郑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叹息自己天生笨拙,成不了大器。其实,这种叹息是没有必要的。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
    事实不正是如此吗?
    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没有使梅兰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长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合;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来,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了著名的京戏大师。
    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力低下的人”,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信心,反而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倘若爱迪生因“智能低下”而不思进取,能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吗?
    类似由于勤奋而弥补了笨拙,甚至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古往今来是举不胜举的。
    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恩,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不勤奋求学,即使天资再好也是不能成才的。宋代有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5岁便会作诗,被乡里人称为奇才,可谓聪明过人。但他出名后,不再勤奋上进,而是整天由他父亲带着到处吃喝受礼,结果诗才枯竭,终于“泯然众人矣”。
    类似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我的一位小学同学,由于他勤奋好学,升中学的成绩名列全班之首,亲戚朋友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一年之后,他的成绩排在全班倒数第六,他的母亲生气地说:“真是个笨蛋!”其实,他哪是什么笨蛋,不过是在一片夸赞声中变得骄傲了,不像过去那样勤奋了。
    华罗庚教授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希望那些自认为没有天赋的朋友们不要悲观,要相信天才在于勤奋,只要自己肯在“勤”字上下功夫,朝着美好的目标坚持走下去,是可以成大器的。
    人的智力水平生来本就参差不齐,无论怎样,要坚信勤能补拙。做一个勤奋的人,让自己的生命在奋斗中不留遗憾。

【点评】
    对比、类比的双重应用: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方式,来论述勤能补拙的道理。在论述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时,作者又插入了类比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各自的观点。
    事例充足:作者在论述中心论点时,事例丰富,涵盖古今和国内、国外,这样的结构和写作方式让文章的事实材料更充足,也让文章的中心论点更深入人心。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论沟通(议论文:理论论证的运用、结构清晰)
  • 下一篇:双赢,你我共辉煌(议论文:比喻论证的运用、历史史实的列举)
  • 【推荐文章】

  • 从泪水中学会微笑

    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或幸福甜美的,或曲折坎坷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些...

  • 幸福的颜色

    难忘我心中的那一抹蓝 让我幸福的蓝。 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我总喜欢吃用...

  • 良好的家教有利于成才(议论文:分论点清晰、

    【方法一:并列式提炼法】 所谓并列式提炼法,就是指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横向解读中心...

  • 为了自己的梦想

    大雁为了抵御寒冷,不远万里南飞;河豚为了产卵,哺育后代,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游回...

  • 振作起来

    人活一辈子,注定要遇上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曲折、痛苦,但当它们来临之时,...

  • 让诚信之花开满人间(议论文:例证法运用,结

    【方法一: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就是我们常说的例证法,也称事例论证,是议论文中最常...

  • 【最新文章】

  • 勤能补拙(议论文:对比、类比的双重应用,事
  • 幸福就在身边
  • 那一刻,我没有回头
  • 说纽带
  • 一段成长的旅程
  • 从泪水中学会微笑
  • 我心目中的呼和浩特市
  • 善良归家(初中记叙文)
  • 第三只眼看“我”——自我审视(初中记叙文)
  • 采风(初中记叙文)
  • 水,地球生物的灵魂(议论文论题:资源)
  • 网络的利与弊(议论文论题:网络)
  • 逆境出人才(议论文论题:人才)
  • 摆正位置
  • 制定目标需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