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观刈麦

发布时间:2020年3月3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白居易  文章ID:42766  浏览:

【原文】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问题】
    (1)“家田输税尽”中的“尽”字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覆”字准确写出了小麦成熟后压盖田垄的情形。
    B.“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C.诗人“不事农商”却“岁晏有余粮”,这与贫妇人的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愧疚之情。
    D.以前的割麦者,成了如今的拾穗者,如今的割麦者却享受着悠闲的生活,诗人对此表现出了愤怒之情。

【参考答案】
    (1)一个“尽”字写出贫妇人因租税繁重而卖光土地,被迫捡麦穗为生的悲惨情景,从而揭示繁重的租税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D
    【解析】
    【详解】(1)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田家输税尽”,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的收成全缴了税。“尽”写出贫妇人因租税繁重而卖光土地,只能靠拾了别人的遗穗,拿回去碾米充饥。突出了这一部分农户的悲惨遭遇,而且揭示了农民贫困的又一社会根源,从而揭示了统治阶级不顾人民生活而残酷剥削的本质,也暗示了诗人对人民处境的同情之心。
    (2)D.“如今的割麦者却享受着悠闲的生活,诗人对此表现出了愤怒之情”错误,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 下一篇:13.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
  • 【推荐文章】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

  • 春暮西园

    【原文】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

  • 听听那冷雨

    【原文】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

  • 长相思

    【原文】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

  • 虞美人

    【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 塞下曲

    【原文】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

  • 【最新文章】

  • 观刈麦
  • 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 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 鹧鸪天
  • 史官助赏罚论
  • 随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形势的变化,随着地理
  • (9)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
  • 邹鲁文化是以周代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邹国为中心
  • 家书
  • 【甲】江南春二首(其二)① 【乙】寇准传
  • 读懂“陪读大军”背后的教育焦虑
  • 城市里的牵牛花
  • 宣曲任氏之先①,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
  • 告别繁琐的安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