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聪明人与“笨功夫”

发布时间:2020年6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3563  浏览:

【原文】
    聪明人与“笨功夫”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话意味深长。有时候,“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愚公率子孙挑石移山,智叟笑其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笨功夫”的背后却是智者的远见。
    聪明人很多,可是能下“笨功夫”的人也同样多吗?拥有了聪明的头脑就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
    贝索,爱因斯坦好友,被他称为“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第二个的知音”。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在“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曾经给予爱因斯坦很多的启示,甚至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这样聪明的一个人却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说到原因,爱因斯坦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贝索是灵活、敏捷、讨人喜爱的蝴蝶,却又像蝶儿那样少了专注的精神,在某个地方稍作停留便飞走了:而他自己则像一只愚笨的鼹鼠,挖起洞来心无旁鹜。】正是这种差别,使爱因斯坦成就了伟业,贝索却一事无成。
    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贝索式的人物。他们天资出众,却对事业少了一种专注的精神对待问题常常是浅尝辄止,最终浪费了天资,“泯然众人矣”。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小山般的稻谷堆中。他承诺,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作为赏钱。人们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可在成堆的谷粒中“大海捞针”,谈何容易。许多人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只好失望地回家了。最后,仓库里只剩下一个贫穷的小孩。天慢慢变黑,四下一片寂静。小孩虽然害怕,却不愿放弃,仍在翻找。突然,“滴答、滴答”的声音传进耳鼓,他停下动作,凝神细听。仓内更静了,滴答声也变得更为清晰。“是手表的声音!”小孩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循声在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手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注地对待一件事,总有一天,你会打开成功的大门。
    如果能“一生磨一剑”,何惧宝剑不够锋利?如果不畏苍山远,自然能够做到“山高人为峰”。台上三分钟的光鲜,是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聪明的人,你说呢?

【问题】
    20.(2分)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3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2.(3分)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23.(4分)央视记者柴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出来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20.结构上引出下文的论述。内容上引出下文贝索的例子,说明拥有了聪明的头脑也不一定会成功的道理。
    21.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却不能下笨功夫,最终一辈子也没什么建树,自已能专心致志地下苦功夫、突出强调了“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的论点。
    22.能。宋濂在学习上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功,正是下笨功夫最终取得成功,能有力地论证“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的论点,故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23.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能下得了笨功夫,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无论是在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如果你不能下笨功夫,做什么事惰都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你永远聪明的脑袋,那你终究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
  • 下一篇:24.(10分)请你对下面一首词作中的景物进行描写。要求至少运用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