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

发布时间:2021年3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390  浏览:

【原文】
    【甲】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A)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B)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C)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D)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乙】中国园林的窗子对园林造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造园家常常将窗子设计成扇形,成为“便面”。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开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这就是清代李渔说的“尺幅窗,无心画”。造园家所说的“漏窗”,就是将不同景区的景色相互“漏”出,使园中景色流动起来。
    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明人有首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与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户把外边的景色引了进来。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是这个意思。
    (节选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华书局,有改动)
    【丙】中国的园林,它同文学、戏剧、书画,是同一种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现。比方说,明末清初的园林,同晚明的文学、书画、戏剧,是同一种思想感情,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明末的计成,他既是园林家,也是画家。清朝的李渔也是园林家,又是一个戏剧家。中国文化是个大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可以产生出很多很多不同的学问来。而中国文化又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感染。可以说中国园林是建筑、文学艺术等的综合体。
    (节选自陈从周《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问题】
    13.请分别概括【甲】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和【丙】文的核心观点。(4分)
    14.下面摘自【甲】文的四个例子,如果选取一个用在【乙】文中,哪一个最恰当?请选出来并说说理由。(5分)
    A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
    B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C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D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15.下列对三个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认为花墙、廊子、镜子在苏州园林中的恰当设置可以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B.【乙】文举了颐和园乐寿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C.【乙】文中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所营造意境可以印证【丙】文的观点。
    D.三个文段都是围绕园林而谈,写作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对中国园林美的认识有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
    13.【甲】文说明的主要内容:苏州园林讲究远景和近景的层次,而且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丙】文的核心观点:中国园林是建筑、文学艺术等的综合体。
    14.D窗外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与乙文中“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相对应,说明了窗子对园林的重要作用。
    15.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游虎丘小记
  • 下一篇:童话的滋味
  • 【推荐文章】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 溪居

    【原文】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①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

  • 春日书事 春日

    【原文】 春日书事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 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 数棂...

  • 晚春

    【原文】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

  • 乡村四月 山雨

    【原文】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最新文章】

  • 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
  • (9)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人楚,过荆门
  •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
  •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
  • (4)下面是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东亚国家传教
  •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
  • 信念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
  •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拥
  • “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
  •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
  • 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
  •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 中国“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