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颖影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蒋子龙  文章ID:50215  浏览:

【原文】
    颖影
    蒋子龙
    倏忽,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0年了!30年来我从未写过关于颖影的一个字,太过痛惜便不敢轻易触碰。
    20世纪的70年代初,在天津市举办的一个文艺学习班上我结识了甄颖影。她身材高挑,眉目修长,脸上焕发着摄人心魄的清纯,漂亮得像一种文化,凝结了那个时代的美:军装、少女、率真、阳光。那个年代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突然变成“炮制大毒草的反面典型”,“兵的代表”甄颖影却公开表态看不出我的小说有什么大问题……她说得那样轻盈随意,一派单纯和善良,但这却并未给我帮上忙,反而给她自己惹了麻烦。这使我感激、感动和愧疚。以后我们便一直保持着联系。
    她在唐山当兵,家却远在新疆,以后她每次回家或探亲归来,都以我的家作中转站落一下脚。颖影的父亲原是军事科学院的高级干部,1969年遭受迫害,被发配到新疆。颖影当年只有16岁,想去当兵。事情拖到第二年初,颖影更急迫地想自己出去闯。那天外面风沙很大,冷彻骨髓,她跑出去不一会儿就又回来了,说是拿帽子和手套。母亲笑了,就你这么娇气,还能去当兵?颖影听了就将拿到手的帽子和手套重新甩到桌子上,返身又冲进风沙。她直接跑到乌鲁木齐火车站,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张到北京的车票。一上车就是四天四夜,由于她没有钱买吃的东西,就一直饿到北京,看着别人都下车她却从座位上站不起来了。好心的列车员把她架下车,还扶着她在站台上溜达了一会儿,为她买了点吃的东西,她才慢慢地能够自己走路。出站后就去找父亲在京的一位老战友。很快她穿上了军装,到唐山255医院当了一名战士。
    她在伙房做过饭,在病房做过护理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还不够入伍年龄的新兵,却很快成了医院的名人。她富有灵性,小小年纪竟写得一笔好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快被政治部发现,经常抽出去为医院撰写各类在那个时期不能不写的文章。逢年过节或部队发生重大事情,还要为医院编写文艺节目。这也正是她被选送到天津市参加文艺学习班的原因。她打篮球也相当不错,从科里打到医院,又代表医院到外地跟兄弟部队比赛……她是如此的多才多艺,却又有一种无邪的气质,她的生命仿佛是在自然地流露着令人心醉的芬芳。
    直到她超期服役的第三个年头,接到家里电报,父亲病倒,希望她能回去一趟。
    这是1976年的7月中旬,限令她归队的时间是7月29日。她7月27日回到唐山。
    也就在颖影回到唐山的当天夜里,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
    我像疯了一样在废墟上东撞一头,西撞一头,见人就打听,最后竟幸运地问到了跟颖影同宿舍的一名战友。她告诉我颖影因出血过多三天前已经死了……她还告诉我负责掩埋颖影的战士叫周黑子,以及他的部队番号。
    天快黑了,我被周黑子领着来到颖影的坟前。这是一片盐碱滩的高埂,蒿草荒烟,四顾阒然。颖影的坟堆不大,没有任何标志。
    盐碱滩上植物很少,远处倒有几墩红柳,柳梢上正顶着白色小花。我走过去折了一大把,口袋里还留着一个馒头,一并献在颖影的坟前。
    颖影,这里很安静,不会再有人来打搅你了。只是对你来说,这儿太荒凉,太孤单了。相信我,我绝不会把你一个人丢在这荒滩上,我会选一个适当的时候把你送回你父母的身边,但不是眼下,眼下我没有这个能力,你的父母也未必会受得了……
    汉沽盐场的工人作家崔椿蕃是我朋友,我敲开他家的门。第二天,老崔给我找出一块很厚实的长木板,怕墨水被雨水冲掉,特意又从别处借来白油漆,我用毛笔蘸着白漆写成了颖影的墓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甄颖影之墓。旁边再加上一行小字:1953~1976。供品除去那三张精致的鸡蛋饼,还有水果。老崔陪着我一人扛着一把铁锨,来到颖影的坟边,先给坟堆培土,把坟堆加大,做规矩。再将那块木牌竖在坟前,摆好供品。
    这时,我站在颖影的坟前才可以说出那句话:“颖影,安息吧!”
    (有删改)

【问题】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对甄颖影坟墓四周的环境描写,突出了荒芜、冷清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难以言表的悲痛。
    B.文章具体交代甄颖影回到唐山的时间,表明这是一个特殊时刻,世人难以忘记,作者更是永生难忘。
    C.文章在构思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思路清晰,语言质朴,寓深切的悼念之情于平淡的叙述之中。
    D.文章详细叙述了作者整理甄颖影坟墓的过程,作者说甄颖影可以安息了,暗示作者的悲痛心情消解。
    8.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甄颖影的形象特征。(6分)
    9.文章第一段所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7.D
    【解析】D项,“作者的悲痛心情消解”错,从文章第一段中的“30年来我从未写过关于颖影的一个字,太过痛惜便不敢轻易触碰”分析可知,“消解”不恰当。
    8.①清纯,漂亮,率真:凝结着那个时代的美——外表出众,气质清纯、阳光,性情率真。②单纯善良:为作为反面典型的“我”辩护。③敢想敢做:17岁时一个人从新疆跑到北京找人去参军。④富有灵性,多才多艺:小小年纪竟写得一笔好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篮球也打得好。(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9.“唐山大地震”“30年”“颖影”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时间、人物,(1分)采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从未”“一个字”“太过”“不敢轻易触碰”表达了作者对甄颖影在大地震中去世的痛惜之情,(2分)并为全文奠定了悲痛的感情基调。(1分)
    【解析】作答时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情感等方面考虑。内容上,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时间,点出了笔下的人物,同时也照应了文章的标题;结构上,从“30年来”可以看出,事情应该发生在30年前,作者采用的是倒叙手法,这样设置悬念,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情感上,“从未”“太过痛惜”“不敢轻易触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为全文奠定了一种悲痛的感情基调。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7月15日,国家药监局称,近期查获一批生产记录造假的狂犬疫苗,
  • 下一篇: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魏末,从其父斛律金西征
  • 【推荐文章】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一方阳光

    【原文】 一方阳光 王鼎钧 ⑴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

  • 闻邻船吹笛

    【原文】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

  • 燕子来时

    【原文】 燕子来时 王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 好雨知...

  • 倦夜

    【原文】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 过故人庄

    【原文】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

  • 【最新文章】

  • 当代设计的危机
  • 尊严是自己给的
  • 愚公移山
  • 望岳
  • 一方阳光
  • 闻邻船吹笛
  •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 申屠蟠(东汉时人)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少
  • 送李愿归盘谷序(节选)
  • ①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
  • 哲学犹如连接此岸和彼岸的桥,哲学家们站在桥
  •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贡入太学,顺天乡试
  • 过碛
  • ①当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已经成为人们
  • 蒲松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