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空心”才能“实心”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466  浏览:

【问题】
    ②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学者劝诚人们,应拒绝与自然失联、群体失联、与信仰失联……拒绝成为“空心人”;也有诗人劝勉人们,让我们,把心“清空”。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参考答案】
    “空心”才能“实心”
    我们如今都是饱和的“实心球”,娱乐八卦充斥着方寸之地,柴米油盐房价物价加重着生命的砝码。我们如今都是“空心人”,饱腹却没有“饱读诗书”,狂热的兴奋后只是夜间空空寂寞,被一切“掏空”。我们“太空”,只剩下易碎的糖壳;我们又太“实”,只是满絮其中。
    看似矛盾,实则相洽,因为太“实”,所以太“空”。如诗人劝勉,把心中的杂念与世俗之气清空,填上信仰与知识的铅注,我们拒绝“空心”。
    “感觉身体被掏空”,曾一度火于年轻人中。跑完了八百米感觉被掏空,赶了一天的工作进度,感觉被掏空……“掏空”的是我们所存无几的元气与力气,这是现代人与信仰,或是自然等失联后的不堪一击。没有信仰注入,谁又会体会到“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如程开甲、郭永怀等人,他们有信仰为活力源泉,只身赴往罗布泊与世隔绝十多年,只为一声巨响。因为心中的目标,他们携上沉甸甸的赤子之心,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现今也有“塞罕坝”“毛乌素”精神,皆昭示着信仰的力量注入——“百二秦川终属楚,三千越甲总吞吴!”而之所以“空心”,不正是离这种力量太久了吗?
    被乱花迷眼,被浮云遮身,社会高速发展,填充我们心灵的不再是孔孟之道、修身之术,更是一种娱乐精神,社会“丧”文化。狂热的粉丝们挤破了浦东机场的玻璃,网络上键盘侠的层出不穷,世间上演着多少嬉笑闹剧。心中无根,心中无“实”,大家只是上演一场又一场的狂欢——双十一的“剁手”,某果旗舰店门前的长队,虽不否认市场经济与科技带来的变化,但“勤俭持家”的内涵空了,与家人常联系,“海内存知己”的心空了,徒有外物,那又奈何。
    虽不要求每个人做到佛性禅心,明白“空即是色”,或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是刻意去追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心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生命境界。而是在这个洪流涌动的时代,不像浮萍一样,轻而无根,不让巨浪刷走内心残存的精神圣地。但是我们要多抬头,仰望星空之际,让信仰加重生命的质量,或让对自然的感知增添生命的灵动。将“空心”填实,如《经典咏流传》里观众的哼唱,或是《见字如面》里的热泪盈眶。是颜书外展时的质问,是故宫里每个人的倩影。这些都在填实我们虚置已久的内心——文化共鸣,精神长存。
    只有人“实”了,国家才“实”,我们发展的步伐才更加坚定。“清空”浮躁,“填实”内心才是真正要做到的。我们拒绝做“空心人”。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以“歌声响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下一篇:歌声响起
  • 【推荐文章】

  • 专注成就梦想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 一个人...

  • 做一个富有亲情的人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据网友爆料,201...

  • 戮力同心,共筑梦想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

  • 重视学生书写 培养良好习惯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在使用...

  • 谁买走了我们的快乐?

    【问题】 2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这样一则《孩子在为谁而玩》的寓言故事。...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最新文章】

  • 心正人亦正
  • 保护古籍要走心不要看脸
  • 专注成就梦想
  • 小儿有心,蜘蛛何罪?
  • 纯净心灵与成功人生
  • 写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网络时代
  • 父母创造我们,我们改变世界
  • 做一个富有亲情的人
  • 国有民方强,民有国才立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戮力同心,共筑梦想
  • 珍爱生命,远离佛系
  • 斜杆青年,与众不同的精彩
  • 重视学生书写 培养良好习惯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