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571  浏览:

【原文】
    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②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③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记棚民事 〔清〕梅曾亮)

【问题】
    22、第①段中当地百姓反对棚民开山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本文前两段均用“余览(闻)其说而是之”作结,试分别概括“其说”内容。(2分)
    24、分析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5、对第③段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后两种观点各有优点,或“息事”,或“保利”。
    B、前观点能够平息棚民与“相告讦者”之间的冲突。
    C、后观点能够避免开山所致损失,保持住最大利益。
    D、前后观点都是作者认同的,但又看到二者的不足。
    26、作者对“棚民开山”有没有明确的观点?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

【参考答案】
    22.(1分)他们沉迷风水迷信,担心开山破坏好风水。
    23.(2分)第①段“其说”是指董文恪认为开山具有使闲散百姓开荒获利避免纷争的益处(1分)。第②段“其说”是指乡人认为开山导致水土流失以致贻害能生长粮食的田地具有害处(1分)。
    24.(2分)作者将复杂的意思浓缩为对偶句,对偶中又有对比(1分),突出棚民开山所导致的后果严重,实则是有害而无利之举(1分)。(评分说明:如从整句的角度来分析亦可。)
    25.(3分)B
    26.(4分)没有明确观点(1分)。只是对两种情况作客观分析(1分),分别指出棚民开山的利弊(1分)。这种客观的不妄下结论的态度,值得肯定(1分)。提出问题供人讨论,也为真正解决问题起到很积极的作用(1分)。(评分说明:判断没有明确观点1分;后四点答到三点即给3分)
    补充答案:文章实有观点(1分)。作者的观点实在最后:养民术需习民事者推行(1分)。作者在1、2节看似通盘肯定两种观点,但其实都有对民事不可两全的无奈。可以说,作者所有的主张都是为“百姓着想”这一观点服务的(1分)。从作者看似矛盾的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百姓的理解,以及对官员“习民事”的呼唤,体现了忧民所忧的平民情怀(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虞寄字次安,少聪敏。及长,好学,善属文。性冲静,有栖遁之志
  • 下一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那些情态各异
  • 【推荐文章】

  • 山居秋暝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

  • 清平调(之二) 赏牡丹

    【原文】 清平调(之二)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 卖炭翁

    【原文】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二)

    【原文】 初入淮河四绝句①(选二) 杨万里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

  • 竹枝词(其二) 竹枝词(其九)

    【原文】 竹枝词(其二)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 江南古镇

    【原文】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

  • 【最新文章】

  • (1)《红岩》中忍辱负重装疯卖傻隐藏最深的
  • 故乡的陌生人
  • 1962年美国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可编程序的
  •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晋丞相导之六世孙也
  • 山居秋暝
  • 王景,字仲通,乐浪冉邯人也。景少学《易》,
  • 清平调(之二) 赏牡丹
  •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
  •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
  • ①在电影理论与批评两者中,后者与电影实践(
  •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会有围炉煮茗,或
  • 靖康之难(指公元1127年,汴京沦陷,徽、钦二
  •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 【乙】余同年①友魏君
  • 红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