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孤帆远影碧空尽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7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6701  浏览:

【问题】
    有人说: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要思考前往何方。
    对这一说法,谈谈你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孤帆远影碧空尽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不少人因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的形象而产生了“生活中不要在乎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思考前往何方”的想法,然而这种摒弃现实只追求未来的超前化观点真的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我认为不然。
    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人类千万年来无法改变的事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无法避免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在乎我们置身何处是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前提,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应以何种姿态融入这个世界,是匍匐于地还是傲然前进,是为外物左右牵绊还是坚守自我屹立于世,是屈服于社会的黑暗残酷还是如鲁迅先生般,在祖国危亡关头,毅然弃医从文。只有正确认识到自己身处何种环境下,方能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对未来前往何方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当今社会中,“活在当下,娱乐至死”的风气却愈演愈烈,人们追求眼前的享乐,沉溺于片刻的欢愉之中,以“乐活族”的口号麻痹自我,他们过分在意自己身处何方,在意自己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对未来之路毫无见解。花大量金钱购买奢侈品,打赏直播平台的主播,两三个月内花光所有积蓄的案例屡见不鲜,在他们看来,当下我置身何处,是何身份,拥有多少名誉金钱即是一切,这种肤浅的,愚昧的主观臆断使他们成为了波兹曼笔下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的娱乐至死之人。
    因此在我看来,想要立足于社会,首先应关注自己置身何处,其次应不断思索自己应前往何方。两者看似独立,实则关系密切。关注自己置身何处,不仅是关注当下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更是应该关注时代背后所折射出的弊端与黑暗,在这个日渐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独立之见,不被盲从跟风埋没。思考自己该前往何方,是基于前者的进一步探索。一个人倘若对未来毫无打算,那便会沦为时代的零余者,如一叶孤舟随着潮流四处漂泊,最终被浪花遗弃在贫瘠的浅滩之上。思考未来是对当下自我的一种反思与调整,亦是对当下社会压迫的一种反抗与不屈。时代改变,物格被不断提升,青年一代宛如社会的螺丝钉,早已被固定在规划的条框之中,难道我们就该因此低头,甘愿禁锢于其中吗?不,我们不能就此成为碌碌一世的“陀螺青年”,我们应该跳出框去,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远方,时刻将未来之路的地图印刻在脑海中,切莫被镣铐枷锁牵绊了脚步。
    孤帆远影碧空尽,体悟当下,放眼未来,愿我们都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明于局限,出于局限
  • 下一篇:烂泥塘上的星空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