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变
作者:方迪 文章ID:57594 浏览:
【问题】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段话可以使人产生许多的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不限。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变
方迪
这只是中国农村中很普通的一个,平淡的像一碗清水,本不值得一提。
它悄悄的落在绵延的山脉的随意的一条曲线上,所以鲜为人知,也似乎并不想为人知。如果硬要将它从群山的脊梁中辨出,那你尽可以去找一座“建筑”——如果可以这样讲的话——那是村子里的宗祠,虽然门庭斑驳却集中着无上的权威。千百年来它立在那里,立在曲折的山脊的峰点,像蹴在屋檐上的一只衰老的秃鹰。
亘古的风沿着历史的程式吹来,在一个叫桂花的女孩面前停住,继而打了个回旋。
桂花是村长的女儿,命苦,从小没了娘。她爹疼她,已在山那边找好一户人家,十六岁
就嫁过去。
虽然从小失慈,桂花的童年是快乐的。她和小伙伴们下地锄草,上山砍柴,摘各种奇异的花草,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桂花,你真像个新娘呢!”小伙伴说。是呀,桂花也这样想,她的人生终点不就是做新娘吗?
村里唯一的学堂设在宗祠旁,由几块木头搭成的窝棚。学堂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学生和一个山外来的青年教师。村里的钱比村里的人还缺,谁有闲钱供孩子念书呢?
桂花这年十六岁。在砍柴回家的路上经过祠堂,好奇的她禁不住要进去看一看,可这一看她就再也无法离开:她听着一串串“神秘”的语言从青年老师口中流出,看着一排排娟秀的字符在老师手里滑翔;他惊呆了,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雀,这是怎样的一种崇拜呀,大概和祭祖时不同吧!于是,像一汪平静的湖水投入一颗小小的石子,桂花的心漾出一串涟漪。她的缓缓行进了十六年的人生旅途在这里突然停住,继而转了个弯。
在这以后,桂花每天都去后山砍柴,这让她爹着实纳了一回闷儿。
出嫁的日子到了。山那边吹吹打打的锣鼓已经传来,新娘却不见了。村长急了,带着全村人去找,终于在学堂破败的窗外找到了如痴如醉的桂花。爹将她拉出来,一甩手,一记响亮的巴掌落在桂花迷茫的脸上。“都啥时候了,还耍!”然而,只听“嗵”的一声,桂花跪了下来:“爹,我想上学!”
四围的人围了上来,青年教师也走了出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上啥学!”村长又是一巴掌,“回去,别给我丢人!”这是他头一次打女儿,落下的手悬在半空,颤抖。
“爹,女儿不想这样过一辈子``````”桂花嗫嚅着。四周一片哗然。村长震惊了,村民们震惊了,他们不明白从小看着长大的乖巧的桂花怎麽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这时,青年教师走过来拉住村长,人们好奇的看着他们嘀咕了好一阵,然后,青年教师红着眼睛走回了教室。
剩下来的时间里村长一直蹲在地上抽着旱烟,一管接一管。不远处桂花仍跪在那里,像风中的一棵小草,她的身后是祠堂浓重的阴影,在那里重叠着三度景深``````
日落的时候,桂花看见爹送走了迎亲的队伍,当长长的队伍消失在山脊时,她笑了``````
亘古的风沿着历史的程式吹来,终于在这个叫桂花的女孩儿面前停住,继而打了一个回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