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幽州胡马客歌

发布时间:2022年2月21日  更新时间:2023年9月15日
作者:李白  文章ID:59325  浏览:

【原文】
    幽州胡马客①歌
    李白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②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注释]①胡马客:指唐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招募的契丹等少数民族勇士。李白曾在幽州客居,本想投奔安禄山军前效力,后见其有不轨之心,遂离去。公元775年11月,安禄山起兵造反。②赪(chēng):红色。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幽州胡马客吟”是乐府诗旧题,李白此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叙写时事,表露心声。
    B.作者善于抓住典型特征刻画人物,如“妇女马上笑,颜如赦玉盘。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四句,就生动地刻画出军中女战士能征善战,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
    C.诗人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用汉代“匈奴”犯边的故事影射那里或将发生战乱,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D.结尾“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两句,是诗人代替将士们直抒胸臆,道出了戍边将士厌倦战争,渴望过安足生活的心声。
    15.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6.唐代诗人张籍《没蕃故人》中的“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一句与李诗中的哪一句描写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请简要分析异同点。

【参考答案】
    14.B
    15.对可能发生的叛乱的极大厌恶,也向朝廷和世人发出非常强烈的战争警醒,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与渴求和平的愿望;如“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等句以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匈奴”犯边的故事来寓含对国家将或发生战乱的隐忧,“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则表现了戍边将士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16.与“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点:“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雪白的锋刃上流洒着赤红的鲜血,连茫茫的流沙都被染红,正面描写了战争的惨烈,“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只写了战后的现象:因为全军覆没,战后驻地的营帐都无人收拾,失去主人的战马因认识残破的军旗而从战场上归来,侧面反映了战争的凄惨景象。相同点: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战争的惨烈。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B项,“就生动地刻画出军中女战士能征善战,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错误。应是“表现了边塞的风土人情”。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诗的一开头就赞叹“幽州胡马客”的骠骑与威猛。所谓的“幽州胡马客”应该是指安禄山手下那些横行无忌的“壮士”,也就是安禄山私养的奴才。大多数是契丹等少数民族勇士,力大无穷,身怀绝技,被安禄山收为义子。因为多是胡人,所以就不乏有碧眼金发之辈。这些勇士带着用虎皮做的冠帽,笑拂着两只利箭,有万夫不当之勇。胡人张弓搭箭,弯弓如张满月,能把白雁射落在云端。胡人双双掉鞭而行,游猎驰向楼兰,胡人一出门就不顾身后之事,慷慨报国,义无反顾。可惜这些勇士选择安禄山为主子,所谓的报效国家恐怕也只是“幽燕”这个小朝廷。诗人在作这段描述时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任侠尚武的性格使诗人对这些年青勇士的高超武艺和绝技绝活发出由衷的赞美,对这些勇士报效主子的忠心也发出由衷的赞叹。可是另一方面,李白对这些勇士也有隐隐的担心,这些勇士愈健壮、武艺愈高、对主子愈忠诚,那么日后对李唐朝廷的威胁也就愈大。“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两句看似平常,其实也满含隐忧,游猎向楼兰是要经过中原腹地。而且“楼兰”一语暗指国都长安。
    接着诗人又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匈奴”犯边的故事来寓含对国家将或发生战乱的隐忧。“五单于”是泛指匈奴各部首领。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匈奴屡屡来犯,不仅给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以莫大的威胁,而且严重破坏了中原的社会经济。诗人还用惊秫的笔调描写了征服匈奴战争的惨烈和悲壮:“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雪白的锋刃上流洒着赤红的鲜血,连茫茫的流沙都被染红。“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诗人关注的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将,而是那些被战争机器摧残的疲惫将士和因为战争而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社会。
    尽管匈奴的战事业已久远,然而幽燕胡儿蠢蠢欲动、杀气腾腾,看来另一场严酷的杀戮恐怕在所难免。一旦战争再起,老百姓一定会再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之中,所以李白在诗的结尾处说“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既表现出诗人对可能发生的叛乱的极大厌恶和对平叛的期望,同时也向朝廷和世人发出非常强烈的战争警醒。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内容情感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两首诗,在整体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前提下,读懂诗句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分析总结其异同之处。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的意思是:因为全军覆没,战后驻地的营帐都无人收拾,失去主人的战马因认识残破的军旗而从战场上归来。这是用白描的手法凸显了战争的惨烈,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与本诗中的“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即“双方兵士的刀枪上沾满了鲜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红了”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不同的是“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是写“战后”情景,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惨烈;而“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则是直写作战场面,从正面描写了战争的惨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名将晚谬
  • 下一篇:在河西走廊聆听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