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月饼”不见人
作者:未知 文章ID:60640 浏览: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秋节前夕,家住湖北某小区的黄斌老人收到一盒其女儿快递来的月饼。老人诧异之余,当即给女儿打了个电话:“不就隔一条江吗,还懒到要别人代劳?中秋节不回来算了,寄什么月饼?我和你妈又不缺一月饼。”没等女儿解释,老人就挂断了电话。
对于老人或女儿的行为,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只见“月饼”不见人
李家良
第一段:两句话概括材料并提出问题。
第二段;分析女儿不回去的原因,指出其不回去的不合情理性。
第三段;分析老人的话,过渡到对“懒”字的分析。
第四段:对“懒”字进行概念厘定,揭示老人诧异的原因。
第五段:由浅入深,揭示老人不等女儿解释就挂电话的原因。
第六段:强调儿女回家看看不仅仅是义务,更是责任。
(1)中秋节前夕,湖北某小区的黄斌老人因其女儿快递回一盒月饼而人没回家感到很诧异,打电话给女儿声称不缺这盒月饼,没等女儿解释就挂了电话。女儿寄月饼回家,本是一番孝心,老人为什么很诧异呢?
(2)诚然,女儿寄月饼回家也是牵挂父母、孝顺父母的体现;但住得很近的她,拿着月饼回家看看老人不也是很方便吗?也有可能女儿很忙,那也没关系,提前给父母打个电话,说明原委,又有哪个父母不体谅儿女的呢?也有可能是出差在外,看到这盒月饼很不错,就想让父母尝尝。果真如此,这份孝心值得点赞;即使如此,也应该提前打电话给父母说清楚原因。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就算迫于工作需要,不得不出门,以致于中秋佳节也不能回家看看父母,那先打电话总是可以的,免得老人祈盼。
(3)老人还说,不缺这一月饼。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当下,不缺不足为奇。但问题在于:这是老人给女儿打电话时说的,而这盒月饼还是女儿送的,这就意味深长了。如果老人不缺月饼这类物质用品,那缺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老人的话语中来寻找端倪。
(4)先看看“不就隔一条江吗,还懒到要别人代劳?”这句话,一个“懒”字值得玩味。“懒”字意味着老人对这种行为的不认可,“懒”字意味着老人先入为主判断女儿是在家里“懒”得出门。倘若老人的判断正确,那就勿怪老人生气了。近在咫尺却让老人产生远在天涯的感觉,老人能不生气吗?退一步来讲,就算老人判断不正确,你确实有事脱不开身,你难道就不能先说明吗?
(5)再看看在老人认为女儿“懒”后,又说“我和你妈又不缺一月饼”这句话,就更值得深思了。如果老人不希望子女给自己的只是诸如月饼之类物质,甚至认为不缺这些物质时,那缺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精神抚慰。对于老人而言,在中秋佳节最期盼的是什么?是与子女团聚。团聚情节是流淌在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这里面蕴含对团团圆圆、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渴望。在黄斌老人看来,近在咫尺的女儿“懒”得回家,只象征性寄一盒月饼表示孝心,是女儿在敷衍自己,这份孝心自然就成了窝心。
(6)然而,让人揪心的是,类似于老人女儿的做法并非个例,而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儿女们可能有各种原因不能陪老人过节,但一定要记得:要“常回家看看”。这不仅仅是义务,更是责任。希望天下的儿女,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常回家看看,尤其是团聚的节日;千万不要让“只见‘月饼’不见人”的现象成为常态,而寒了父母的心!
行文思路解析:【典型的评析文结构:引一一析一一析一一析一一联一一结】
【点评】文章开篇简要概括材料,提出一个问题:老人为什么很诧异?接着肯定女儿寄月饼回家是牵挂父母、孝顺父母的体现。然后试着从多角度分析女儿没回家的原因阐释了无论什么情况也该先告知父母,免得父母祈盼,来说明老人诧异的原因。再接着从老人的话语来分析老人的心理,紧扣一个“懒”字行文,对“懒”字进行层层厘清并做正反对比,自然而然归演到“团聚”“孝心”“精神家园”“文化基因”等层面,进一步说明老人诧异并直接挂电话不给女儿解释的原因。文章结尾指出“类似于老人女儿的做法”这种状况的相对普遍性,体现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忧虑,并希望天下的儿女,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常回家看看,升华主题。
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文章只在结尾处联系了现实,名言警句是要有的,本文论证上一小瑕疵。
本文讲道理的方法: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章第二段分析了女儿没有回家的原因、分析了老人诧异的原因;第四段分析了老人的心理,第五段分析了老人诧异并直接挂电话不给女儿解释的原因。总之是全文处处紧扣作文材料信息,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得入情入理,很有说服力。
(2)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论证说理。
女儿与老人做法的比较,老人与女儿心理的比较,紧扣关键概念“懒”字作正反比较,个例与现实普遍性的比较,还有情与理的比较,正确与错误的比较等等。说明了问题,深化了主题。
(3)发现矛盾,分析矛盾。
女儿寄月饼不回家与老人渴望女儿回家构成矛盾。分析了女儿寄月饼的可能的原因,有肯定、有批评、有希望;分析了老人的做法、心理,体现了老人的渴望。分析的深刻就在于:把一个日常家庭中的“小事”,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注意它是先说“团聚”后说“孝心”,先说“孝心”后说“精神家庭”,先说“精神家庭”后说“文化基因”的,是循序渐进式的说理,是递进式的分析,令人信服。
(4)摆事实讲道理——最基本的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引证法,就是引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例证法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为“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其实就是事实论证,“讲道理”就是道理论证,这是关于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最基本的方法。
例如:文章主体段(2、3、4、5段)都是先摆事实,即作文材料提供的信息,后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即讲道理。可贵之处在于分析了“可能性”,分析了做法之后紧接着分析心理,分析了做法、心理之后紧接着分析了之中蕴含的道理。阐述道理、常理是依据事实、递进式的:团聚一一孝心,孝心一一精神家庭,精神家庭一一文化基因,而不是挥舞大棒、扣帽子,板着面孔,乱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