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戒尺
作者:未知 文章ID:60765 浏览: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主任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这是四川某小学“戒尺进入课堂”活动的场景。
3月该校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刻有《弟子规》内容的标准“戒尺”。这一举措,引发了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热烈讨论。
请以“我看‘戒尺进课堂’”或“我心中的戒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最后的戒尺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对待,但那种“刻骨铭心”的触感,我至今还未淡忘。看着墙上文中有力的字体,已经12岁的我,居然那么轻易的掉下眼泪……
戒尺,这在每个人眼里都是冰冷、恐惧的字眼,对于从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我,更是不容许的,因为我够优秀,直到他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五岁半的时候,因为坐在椅子上好动,奶奶便送我去学书法,那就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已经上了年纪,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却有着一头黑发,奶奶把我推到他跟前,对我说:“他叫江鸥,你叫它江老师吧!”他看了我一眼,就笑着对我奶奶说:“这孩子和我有缘,悟性很高啊!”看着他和善的面孔,我踏实了……
他很有幽默感,每天下午上课时看到我们打瞌睡的样子,便组织我们唱歌,“两只老虎,预备齐!”话音一落,全班哄堂大笑,睡意早就扔到九霄云外了……不过,检查作业时,我便焉了,他说:“每天四页,七天了,摊开,我要点数。”别人都是大大方方地展开,我提着手里伶仃的四页纸,嘴唇紧抿着,他过来的时候,刚想说话,看看薄薄的一层纸,便止住了,只是拿了一把戒尺过来,对着手掌就打了下去,我害怕闭上了眼睛……等了很久,却直等到了冰冷的东西滑了一下,很轻,睁开了眼,就看见他说:“写的不错,不过太少了,要不是你悟性好,学得快,我真的会打下去。”可是,当他对待别人是,却是前所未有的严厉,“啪啪”声不时传来。后来,我依然缺交作业,每一次,他都是意味深长的看着我的作品,鉴赏过后,便是戒尺轻滑过手掌的声音,但却让我心痛不已,刻骨铭心!却是他,把我的作品送到全国各地,捧来了一个个奖杯证书给我,并且夸我悟性高……
就在这一天天平静的日子里,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他得了肝癌!听到消息后才想起,每天在他的课堂上,都能看到他在一支一支地抽烟,幼小的我竟然认为他是一根烟几年都没有吸完。忙不迭地去看他,路上,奶奶叮嘱我:“千万不能提这件事,那只是个感冒而已。”看到我,他很开心,送了我几支毛笔,嘱咐我不要断了根,又写了几幅作品,让我带回去临摹。他写字的手在微微的颤抖,人也消瘦了许多,当时我还小,不懂这是化疗的结果,也不懂这将是死亡的前兆。直到有一天,我背着书包走在放学的路上,一向乐观的奶奶沉下了脸,对我说:“江老师死了。”“您刚才说什么?”我一下子觉得手足无措,麻木不仁地往家走。半响才反应过来,吃完饭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哭了一夜……
这些事情都已经时隔三年了,是的,他已经死了,他不会再拿戒尺滑过我的手掌,也不会精神抖擞地指挥大家唱歌了。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那天我去看他时,他抚摸着我的手掌,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而且后来奶奶在整理他的作品时,发现“清风”后面还多了两个字“云海”……
我真的后悔当初为什么没能交齐作业,为什么要让他失望,他最后抚摸了一下我的手,却是今世最刻骨铭心的疼痛蔓延,也是最后的一把戒尺!我怅然灰天,泪光里,浮现出了老师的面影……老师啊!您可知道,您的学生在遥远的人间思念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现实性很强的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戒尺进课堂”,然后根据材料分析戒尺进课堂的目的:让戒尺进入课堂,通过发挥戒尺的惩戒作用和威慑作用,帮助学生纠正或改正学习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引领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阳光做人、健康成长,正是学校顶着压力开展这项活动的本意和初衷。对于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戒尺进入课堂”这件事,网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表示赞同,说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很有个性,又调皮捣蛋,让戒尺进入课堂,对于维持课堂纪律,尤其是对那些遵守纪律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有人表示担心,戒尺进课堂最难拿捏的是尺度,什么时候使用戒尺?惩戒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实,大家的担心各有角度,目标也都是为了教学好、为了学生好。有关教师的惩戒权,也是近几年老师们关心的事儿,甚至是老师们的头疼事。
为什么头疼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一方面怕管严了,让孩子们不耐烦,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工作上的‘麻烦’;另一方面,如果放之不管,感觉自己对不起自己的职业。”有老师这样说道。
综上所述,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从赞同戒尺进课堂的角度:惩戒是最良好的教育、传统的惩戒教育让孩子身上有责任。从反对的角度进行立意: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学习压力的挤压下,有的孩子呈现出了心理脆弱、情绪焦躁等不良现象。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还怎么敢再进行惩戒,应该以更人性化的心灵关怀进行对孩子教育。从辩证的角度立意:“惩戒不等于体罚。体罚指向人,惩戒指向人所犯的事。惩戒的目的不在‘惩’,而在于‘戒’”。全国知名语文教师王开东认为,惩戒只能谨慎而为,不能过多使用。惩戒本质上治标不治本,但却是特殊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有效手段。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