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凉热有谁知
作者:未知 文章ID:66525 浏览:
【问题】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上海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学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其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所谓“语文”,难道我们还不够精通,不够熟悉么?作为一门语言,除却那些专门从事研究的专家,其他人能够看明白、弄清楚,自己也会运用这门语言来表达思想,这就足够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21、【写作提示】
针对上述上海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一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立论。一是对不考语文持否定态度,对此事加以声讨。可以从免考语文,影响读写,阻隔文化的角度来立论。一是对不考语文表示肯定、理解和持宽容的态度。可以用“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并无不可”、“考生语文能力如何,在高考时可以见分晓。因为按照该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方案,所有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都必须在高考达到一本重点线后才能被录取”、“不考就等于不重视,这种逻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等论点来阐述。当然就此事件也可以有其他的角度来展开论述。总之,要展开说理,言之有理有据。
【例文】
语文凉热有谁知
上海几所高校的“不考语文”,确实是点燃了火药桶,成为公众倾泻不满情绪的目标物。然而,与“不考语文”事件颇有些渊源,一种裸露已久、更为坚硬的社会现实却是“不学语文”。公众不满高校不考语文尚且还有责任方,而面对“不学语文”的社会现象,则基本上无的可以放矢。
语文的落寞真实而生动。这种落寞从经济社会甚至家常日用的诸多方面都可看到端倪,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实用写作乃至文学创作、阅读体验,均呈现出粗粝、毛糙、肆意的情形。这些年来,已经屡屡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从语文教材的任何改动都可能成为舆论热点,可知社会在语文问题上的敏感程度。而且,此种忧虑一旦放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则更具别样意味。事关民族自信、国家尊严、文化传承、历史接续,讨论遂成为扯不断的线团,断断续续,难理头绪。
此次考了英语而没有考语文,是不是“学科歧视”呢?不能将语文的落寞迁怒于英语的火热,更不能试图以抑制英语来作为缓解不舒服的先决条件。不学好英语并不意味着必然就能够学好语文,这应该是两码事。
语文凉热,“不考”可能导致“不学”,教学考试作为语文教育的主渠道责无旁贷。不过,校园之外,语文其实就植根于每一个国人的心间,那是一个渗透、影响、移易、浸润的过程,春雨润物、大象无形。“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诗句为汉语蕴涵的人文精神做了生动注解。千年以降,中华民族以汉语体察世界、接纳客体,并不断丰富拓展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此种内心的蕴藉,往往正是语文的滋润所在。套用余秋雨的话说,没有哪一种考试能够考出中国人那美丽的才华。
那种以为一考就可以定乾坤、不考就会江山易色的想法,不仅天真,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狂妄。当我们在指责中学语文教育的“标准化”时,强调的是语文的文化传承功能;而当我们指责大学招生不考语文时,往往又在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标准的游移正反映出心灵的干巴。悠远的、美好的、精致的、粗犷的母语,其实已经在这样的游移中被割裂为实用主义的工具。我们的心与承载千年文化万里情怀的汉语之间,已经蒙了厚厚一层膜,灵动没有了,鲜活消失了,弹指之间,却不啻万水千山。
既然是大学自主招生,那么对于这样一次“变化”,我们还是给予更多的宽容吧。
【点评】题目醒目、新颖,吸引眼球。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对热点问题加以评述,问题提出来,很尖锐。作者在评点问题时,带有隐忧,称“语文的落寞”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文章有分析,有观点。站在公允的立场上,既分析了不考的影响,也为不考语文的高校开脱了一些责任。奉劝人们对那些高校多给些宽容。文章语言老辣,笔锋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