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走自己的路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3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9日
作者:刘哲斌  文章ID:4072  浏览:

点评
    本文是从论证“走自己的路’这个中心论点的角度来写的。作者以从众的表现、从众的价值取向来分析从众的后果,进而分析如何克服从众做法,走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路。
-----
走自己的路
刘哲斌
    路是走出来的,专业是选择出来的,未来是取决于今天的努力的,所以自己的路就应自己走。说得通俗点,就是从众心理不可取,兴趣优势尚可论。概括起来便是:走自己的路。
    鲁迅就曾经把从众现象列人民族劣根性加以鞭笞,举例说一个人在街上向空中望,路人纷纷驻足效仿仰望,“看客”甚众以至于交通堵塞。电视中某个广告“你也是其中一员吗”说得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当今生活中的从众现象亦比比皆是,钢琴热、书法热刚过去,又刮来一阵托福热、小燕子热、网吧热,一浪高过一浪。人们都莫名其妙随大流,这其实是不相信自己的表现。选专业这种大事岂能糊里糊涂?再者,大伙儿都去抢那“热门”、“吃香”的专业,难免会人满为患,物极必反,到头来共求失衡,白忙一场,难免会带来苦恼。因此,还是随缘的好。
    讲到价值,我不敢苟同。或许专业好,待遇高,钞票多多,在物质生活上不用忧心忡忡。但在精神上呢?或许是一片空虚,这等于让你做了你不愿也不喜欢的事。没有兴趣谈何发展,“强扭的瓜不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而今教育界谈得颇多的韩寒现象,这个偏科十分厉害的学生,文学方面很有天赋,若让他去从事待遇颇高的计算机行业,那将来文坛或许会失去一颗耀眼的星,可悲也哉!
    其实,某种程度上,兴趣和优势是一脉相承的。有了兴趣,必然会多下工夫,优势也会逐渐体现出来。这犹如顺藤摸瓜,有了目标,早晚会有结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日子过得清苦点,但苦中有甜,开开心心,钱少一点又何妨?压力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亲朋好友的不理解,他人异样的眼光,“自命清高”之类的嘲讽,这时候更需要我们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许多事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法国一批布尔巴基学派数学爱好者被人们视为“疯子”,但他们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几何原本》。余秋雨的文章争议颇多,可他仅有四个字:“八风不动。”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
    青年朋友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应高唱“我的未来不是梦”,不要被舆论左右而失去个性。拿出信心来,走出自己的多姿多彩的人生路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我渴望真正减负
  • 下一篇:故乡的路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