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老吴”老师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4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9日
作者:裴鹏举  文章ID:4100  浏览:
点评:
    作者选取发生在校园中的典型事例,刻画出一个严谨治学、认真负责、公正无私、关爱学生的教师形象,活跃鲜明,可敬可爱,读来如在眼前。
    文中对比、衬托手法用得好。学生的调皮和“老吴”的耐心形成强烈的对比,学生的错误认识和行为对“老吴”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学生的转变有力地烘托了“老吴”的形象。
----
“老吴”老师
裴鹏举
    “老吴”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三十多岁,身材魁梧,严肃的面孔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双眼睛会说话,它可以洞察到全班56个同学的内心,让人不寒而栗,敬畏三分。
    我是初一下学期转入这所学校的,“不幸”成了“老吴”的部下。因初来乍到,几位热心的“网上通缉犯”就给我发出了有关“老吴”的“短信”——此狮(师)凶暴无比,手段残忍,切莫轻举妄动。据说这是他们对新生的一贯做法。
    来校的当天下午,“老吴”便把我们几个“外来户”召集到他的办公室,给我们宣读学校及班级的管理制度。“你们刚来,对这个学校的一切也许不适应,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不过,我提醒大家不要把你们在外校的恶习带过来,咱这儿可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说完,用那双眼睛扫视了我们一遍,我从中感到了他的威严。
    说实在的,在学习上我是一个“顽固分子”,在原来的学校堪称老师的“天敌”。为此,老师们往往给我“开绿灯”,望我兴叹。凭我的经验,我觉得老师只是说说而已,不会那么认真的。于是便跃跃欲试,在一节晚自习课上,我开始和同桌搞小动作。课后,不知是谁给“老吴”打了小报告,我和同桌便被“请”进了“班房”,接受训话。
    出乎意料的是,“老吴”并没有声嘶力竭地呵斥,而是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了他中学时代的许多故事。从他那深情的讲述中,我们可以了解他当年求学时曾历经重重“苦难”。看来“老吴”严而不厉.我开始喜欢上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师了。
    偏袒女生是老师的天性,“老吴”也不例外,这一点我可是查有实据。
    有一次,班里的女同学韩鑫病了,而她性格又内向,问什么也不说,让她去医院她又不去。“老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他眉头一皱,走了。我们的Englishteacher--Miss Li不一会儿就匆匆赶来,不由分说,便把韩鑫抱上摩托车,由“老吴”驶向校外。男同学中有抱怨爹妈为啥不让自己生为女的,甚至有埋怨自己为啥不得病的,但更多的是对“老吴”的敬慕。我却认为“天下男师一般黑”,不就因为韩鑫是女生吗!要是男生,哼!
    春天的天气变幻无常,上午还是阳光和煦,下午便狂风大作。我终于抵不住感冒这位“不速之客”的袭击,头重脚轻,浑身发冷。远离家乡的我(我家离学校20多里路)遭此“劫难”,不免心痛,欲哭无泪。同病者还有一男生赵文奎也在床上呻吟,我们面面相觑,同病相怜。
    忽有一熟悉身影映入眼帘——“老吴”。真的吗?莫不是太阳从东边落下了?我竭力揉揉惺忪的双眼,不错,是他,这一次“老吴”一点也没有犹豫,开来他那辆摩托车。不,是“救护车”!和上次一样驶出校园,把我俩送进医院。
    摩托车疾驶,那身后传来啧啧赞叹声,也许“老吴”一点儿也没听见。
    也就从那一次以后,我全新地认识了“老吴”——严谨治学,公正无私,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能在“老吴”手下“当兵”,真是三生有幸!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父亲
  • 下一篇:忆“巫师”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