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忆“巫师”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4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24日
作者:朱海霞  文章ID:4101  浏览:
点评:
    文章的内容有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人物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作者以事写人,精选发生在师生间的三件趣事,成功塑造了一位寓教于乐、可亲可爱的良师形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鲜活可感,如在眼前。语言生动、流畅、幽默(如,说邬师的头顶是“溜冰场上加铁丝网”),很有可读性。
----
忆“巫师”
朱海霞
    老师姓邬,故曰邬师,同学们戏称其为“巫师”。“巫师”任教“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
    某日上课,邬师兴致颇高,不仅满眼放光,甚至脑门儿也是亮闪闪的(邬师虽刚届不惑之年,头上却已是溜冰场上加铁丝网——谢顶了)。讲台下的我们频频附和,邬师十分感动,似乎觉得遇到了千载难逢的知音。于是,在讲完一道证明题后,他用尽全力在黑板上点上一点,以结束他那占了将近三分之二黑板的“作文式”解题过程。伴着黑板由于他用力过大而发出的可怜兮兮的抖动声,他激动地说:“同志们哪,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刚刚荣升为邬师“同志们”的我们傻傻地愣了两秒钟,在确定了不是自己的耳朵出故障后,迅即爆发出一阵笑声,“感染”得邬师原来就因激动而红红的脸更红了!他尴尬地笑了好一阵。那时,我们真觉得邬师很幽默、风趣,甚至有点儿可爱,觉得他离我们也更近了。
    邬师有一美德:节俭。还有一美德:宣传节俭。
    一次春游,邬师眼见同学们在踏青时装备过于精良,又是三明治,又是火腿肠,认为有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回来后,他便在课堂上大力宣传该如何如何,不该如何如何,从古到今,从正面到反面,由点及面,可谓层层深入,字字珠玑。就在大伙儿正进入状态,满脸愧疚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时,邬师冷不丁冒出一句语惊四座的话:“同学们哪,以后春游,无须带那么多粮草了,轻装上阵,学学古人,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此言一出,效果可想而知,一阵大笑换来一张邬师的笑脸。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邬师的良苦用心和深刻语意,而且没有半点儿责备之意啊!
    我们班是所谓的尖子班,数学测验自然是多如牛毛。或许是压力太大了,有一次,某些同学在邬师挟着试卷进教室时,虔诚地在胸前画十字,嘴里还念念有词:“上帝保佑……”虽然有点儿不伦不类,但其诚心可见。
    这些小动作自然逃不过邬师的火眼金睛。待到45分钟后,邬师发问了:“上帝在哪里?”搞得我们似坠人云里雾里,面面相觑,但有一点人人清楚:邬师又要和我们玩心理战了!
    果然,停顿几秒钟后,邬师以他的绝妙口才继续话题:“至少在你们周围十万平方公里以内是找不到的,所以,还是别搞舶来品,让我这个菩萨保佑吧,阿弥陀佛!”不愧是数学老师,三句不离本行——绝对有空间概念,然而这回可真像个巫师了,语出石破天惊,满室哗然。只是那几位同学,暗地里羞得无地自容,不过,还是开心的——多仁慈的老师啊!
    邬师现在已经不任课了,但那些往事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每每忆起,我仍深深眷念。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老吴”老师
  • 下一篇:池塘·柳树·童年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