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学习语文,要重视培养观察能力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5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27  浏览:
    陈毅少年读书时,有一次“对课”,老师出上联“晨钟”,陈毅略一思索,当即对出“暮鼓”。老师十分惊奇,问他怎么对出的。陈毅说:“我看见庙中,早晨敲钟,晚上击鼓,所以以‘鼓’对‘钟’,以‘暮,对‘晨’。”
    以往,也听说过这个故事,但人们往往把这个故事作为赞扬陈毅从小就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的事例,而我却以为: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学好语文的道理——要重视培养观察能力。
    试想,陈毅如果没有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没有注意观察庙中“早晨敲钟,晚上击鼓”这一现象,即使再好的天才,在顷刻之间也大概对不出这样好的对子的。据说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也有一段经仔细观察才写出好诗句的趣话。苏轼10岁那年,一个早春的夜晚,东风吹拂着长长的细柳,月色映照着淡淡的梅花,苏轼跟着父亲在园中游玩。他父亲苏洵看看眼前这美好的夜景,对儿子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你能在这两句中各加一个字,使句子更加切合眼前实景,并且更有韵味吗?”苏轼看了看眼前的景,想了想,给前后句分别加了个“摇”和“映”字。但父亲不满意,要儿子“再看看,再想想”。苏轼再观察,再思考,将两个字改成“舞”和“隐”。父亲仍觉不够味,叫儿子“一定要多多观察。细细揣摩”。苏轼依照父亲的吩咐,细细地看,苦苦地想,终于吟诵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样的美句。
    由此看来,我们平时读书,也不能光是抱着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像陈毅那样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以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也要像苏轼那样对事物观察得细,观察得透,以准确透彻地把握某一事物。这也是学好语文、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有的同学总是抱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其实他们不能贴近生活、关注社会。
点评:
    这个作文题给了一则小故事,也明确规定了模仿点和体裁,只是标题要自拟。要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必须领会所给故事的真正含义。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要进行一番分析思考才能发现。故事第一句讲的是陈毅很快对出了下联,第三句通过陈毅自己的话说出了他能很快对出的原因,第三句是故事的中心所在,这个中心的意思就是要重视观察。故事的含义抓住了,标题就要围绕这个含义来拟。
    标题可以有四种类型:
    A.提示论述的由头。
    这种类型的标题可拟为“由陈毅对对联所想到的”或“从陈毅对对联谈起”等;
    B.提示论述的范围。
    这种类型的标题可拟为“写作和观察”或“作文和生活”等;
    c.展示供议论的故事。
    这种类型的标题可拟为“陈毅对对联”;
    D.揭示中·心论点。
    这种类型的标题可拟为“要重视观察”或“学习语文,要重视培养观察能力”等。
    示例文采用了第四种类型的拟标题方法。标题拟好后。至于文章的具体写法,就只要模仿《从三到万》的“三步曲”进行就是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跨栏
  • 下一篇:从租“绿”靓雅居说起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